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2025-04-16 14:31:45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馬如蘭
洞庭水闊,岳陽樓巍。
這座以“先天下之憂而憂”聞名的城市,不僅承載著千年文脈,更在煙火繚繞的街巷間,編寫著一份美食地圖。
從炭火炙烤的市井豪情,到非遺豆皮的匠心傳承,再到呂仙亭老街的歲月窖香,岳陽的美食江湖,市井與詩意并存,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新共生。
炭火江湖:岳陽燒烤的市井史詩
夜幕垂落,正是岳陽的煙火氣升騰而起的時候。燒烤界“頂流”般的存在——岳陽燒烤伴著夜色登場。
炭火噼啪聲中,烤魚、牛油、肉串在鐵架上翻滾,焦香裹挾著辣椒的辛香直沖鼻腔。比爐中炭火更旺的,是燒烤店紅火的生意。每天都有大批外地食客不遠千里而來,只為擼這一串。
岳陽燒烤的獨特,在于“粗獷中的精細”。食材必選洞庭鮮魚、本地黃牛肉,火候需精準至“外焦里嫩”,要談起更多的燒烤技藝,則是攤主代代相傳的味覺密碼。
岳陽燒烤“招牌”牛油,采用公牛的胸脯部位,有時一頭牛只取0.3千克牛油。好的原材料加上對火候的精準掌控,牛油入口后奶香和油脂香十足,肥而不膩,讓人欲罷不能。
不止牛油,不同食客心中的岳陽燒烤有不同的“招牌”——牛筋肉質軟嫩多汁,烤蝦仁香嫩鮮辣,牛肉鮮嫩入味,每一款都有不同的擁躉。
在岳陽燒烤界,既有開遍全國的“頭部”品牌店,也有幾十年“死磕”老岳陽燒烤味道的傳奇“小破店”。如果要問岳陽哪家燒烤最正宗,每個岳陽人心中都各有答案。
非遺豆皮:二兩糯米里的千年鄉(xiāng)愁
“金黃透亮酥如紙,一口咬下半城香?!痹谠狸枺蛊そ^非簡單的小吃,而是非遺名錄中躍動的文化符號。
二兩香豆皮的制作,是一場與時光的對話:洞庭綠豆與早稻米浸泡9小時,磨漿后以河蚌殼輕攤成紙薄外皮;糯米蒸至晶瑩,裹入鮮肉、香菇,煎至兩面金黃。咬下時,酥脆聲如裂帛,內餡的糯香與咸鮮層層綻放,恰似洞庭湖畔的晨霧與夕陽。
這道源于戰(zhàn)國流民“飯團”的吃食,歷經兩千年演變,已融入岳陽人的日常。清晨的米粉店旁,總有豆皮攤飄香;年節(jié)時分,它更是團圓飯桌的“壓軸點心”。
2019年,岳陽豆皮制作技藝(二兩香豆皮制作技藝)被列入岳陽樓區(qū)非遺保護項目,2022年成為岳陽市市級非遺保護項目。其獨特的味道,易飽腹、易攜帶的特性,能充分滿足人們日常飲食的基本需求,深受岳陽百姓喜愛。
酒醇菜香:時光窖藏與“一桌岳陽菜”
青石板路蜿蜒,飛檐黛瓦斑駁。岳陽市岳陽樓區(qū)呂仙亭街道因轄區(qū)內有“呂仙亭”一址而得名,是岳陽眾多老街巷中保存較為完整的老街。
呂仙亭老街曾是清代釀酒作坊的聚集地。昔日酒旗招展的盛景雖已不再,但老巷深處仍可尋得歲月余韻。
作家張崢嶸在作品《話城》中回憶:“備受街坊們青睞的熊氏酒坊,曾經這里釀制各類糧食酒,也賣豆腐、豆腐腦和豆?jié){,路過這里,總會聞到糧食的香氣,買一杯豆?jié){,在上學路上讓人覺得莫名的神清氣爽。”
“將糯高粱處理好后,按一定比例加入酒曲,充分攪拌均勻,拌好曲后,把糧食放置一旁。20小時里,酒曲會發(fā)揮它的神奇作用,讓糧食逐漸糖化。糖化完成后,糧食要進行一場為期15天的密封發(fā)酵之旅……”不滿足于門店銷售,熊氏酒坊在抖音號分享釀酒日常,并招攬顧客,讓古法精釀的一抹醇香飄得更遠。
離熊氏酒坊不遠處,洞庭南路上有一家“修舊如舊”的餐廳1958味腴樓。去年,央視鏡頭下的《百城頭牌菜》在岳陽取景,將“巴陵全魚席”“君山風干魚”等傳統(tǒng)名肴推向熒幕。岳陽市政府還打造“岳陽一桌菜”品牌,讓游客在岳陽既能品嘗“翠竹粉蒸魚”的清雅,又可體驗“平江炸肉”的酥脆,感受“一口吃盡洞庭春”的酣暢。
如果你來到岳陽,不妨放慢腳步,咬一口豆皮,聽一段老街往事;舉一杯美酒,敬一城千年風華。畢竟,讀懂岳陽的鑰匙,或許就藏在那縷繚繞不散的煙火氣中。
圖片來源網絡
責編:馬如蘭
一審:馬如蘭
二審:徐典波
三審:姜鴻麗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