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28 21:50:22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2月28日訊(通訊員 李文娟 陽媚)近日,邵陽市中心醫(yī)院血管介入外科成功完成了邵陽市首例WEB瘤內擾流裝置置入手術。這是湘西南地區(qū)首例 應用WEB植入術治療顱內動脈瘤的案例,標志著該市在腦動脈瘤介入治療領域取得了新的進展與突破,為破裂復雜的腦動脈瘤患者的治療提供了新的利器。
患者毛奶奶,今年67歲,頭痛1天,入院后完善CT提示蛛網膜下腔出血,腦血管造影提示前交通動脈瘤,7.37*5.55mm、瘤頸4.57mm,同時累及雙側大腦前動脈,且形態(tài)不規(guī)則;腦出血的原因為前交通動脈瘤破裂導致。
根據毛奶奶的病情,在血管介入外科主任劉林志的支持下,神經介入組陳賢平主任醫(yī)師組織神經外科、神經內科、麻醉科等專家進行多學科會診,團隊認為手術指征明確,但面臨的問題也十分明顯:
如果按照傳統(tǒng)治療方案行開顱動脈瘤夾閉術,創(chuàng)傷大,恢復時間會較長,且患者及家屬覺得風險極高,多次溝通已明確拒絕。如果采用介入微創(chuàng)技術,雖然手術成功率高、風險及并發(fā)癥相對開顱手術低,病人恢復也更快,但破裂動脈瘤中血管分叉部的寬頸動脈瘤是介入治療的難題之一,且患者動脈瘤部位特殊,且累及雙側大腦前動脈,手術必須保證雙側大腦前動脈通暢,故需要在彈簧圈栓塞的同時置入兩枚支架輔助,才能阻擋栓塞動脈瘤的彈簧圈突入正常的載瘤動脈,然而在破裂動脈瘤的急診救治場景中,支架置入通常面臨更高的血栓風險,而應用對抗支架內血栓風險的雙聯(lián)抗血小板治療,往往又意味著患者增加出血性并發(fā)癥風險。
在討論中,陳賢平主任醫(yī)師提出了采用WEB瘤內擾流裝置置入的手術方案。
經過縝密的術前計劃和反復演練,在神經內科、神經外科、麻醉科等多學科的密切配合下,陳賢平主任帶領其團隊用時不到半小時順利完成手術治療。
術后復查造影:顯示患者動脈瘤栓塞滿意,動脈瘤內造影劑滯留明顯,且載瘤動脈均保持通暢。在醫(yī)護人員的悉心照料下,毛奶奶術后1周順利恢復出院。
這是一例臨床上常見的前交通動脈瘤破裂伴蛛網膜下腔出血的病例。但是該病例動脈瘤瘤頸較寬且處于動脈分叉部,累及雙側大腦前動脈。但對于此類病例,過去通常采用外科顱內動脈瘤夾閉術或支架輔助下彈簧圈栓塞術,而WEB的出現明顯降低血管內介入治療的風險,為破裂動脈瘤的處理提供新的手術方式。
責編:周洋
一審:張文杰
二審:曾佰龍
三審:鄒麗娜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