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云錦 新湖南客戶端 2024-12-26 22:12:46
文/許云錦
近讀永中散文《山路牽絆》,想哭。我發(fā)信息 給 永中: “讀 了 你的《山路牽絆》,很是震撼,怎一個好字了得。 ”他好像并不激動,發(fā)了一串表情符號回復我:傻笑、抱拳、啤酒的那種。實在忍不住了,我便決定把這種刻進骨子里的感受記錄下來,以便將來有一個真切的念想。
永中,是我同學、舍友,長我一點。入校那會兒,他是滿臉稚氣,一身滄桑,不知道他的那一身沉重是從哪里來的。作為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雙職工家庭的子女,比起我們這些純粹鄉(xiāng)巴佬來說不知道要幸福多少??伤褪遣灰粯?。同學們認可了他的那份沉重感,于是就成了班長,后來就成了大學教授,成了從政的官員。我時常想,永中挺復雜的。作為學者,他卻不喜歡使用概念、修飾詞成串的長句;作為文人,他卻異常冷靜,看不出激情在燃燒;作為曾經(jīng)的縣委書記,他卻熱愛冷靜、獨處,場面上的應酬也只是走走過場。直到他退休前后, 卻突然發(fā)力 ,火山爆發(fā)似的,寫出一篇又一篇的上乘作品, 讓我著實驚訝。原來 ,永中是一座冰蓋的火山,冰雪蓋得極厚,地火蘊藏極為熾烈的那種。想起來,他曾在大學從教時,是專門研究沈從文的, 參與編輯了《沈從文全集》等; 后在鳳凰縣當縣長、縣委書記,在發(fā)展旅游經(jīng)濟的過程中,應該是參透了沈從文、黃永玉這些大家的氣脈。
還是說說 我對 《山 路 牽絆》 的 印象 吧!
悲情的敘事
永中現(xiàn)居長沙,故鄉(xiāng)古丈縣。 亮坨 苗寨是生他養(yǎng)他的地方,他的懷念多半與 亮坨 有關。 亮坨 的山 水 , 亮坨 的風物,還有 亮坨 的山 路 ,永遠都是他 難解的心結。他的敘述,大俗中透著大雅,古典中透著新銳。最重要的,是能讓讀者產(chǎn)生共情。就《 山路 牽絆》而言,我讀出了濃濃的悲情,那是關于 存 在歸 于 消失的悲情,是關于消失永不再來的悲情,是心理形成巨大落差和反差的悲情。
永中對回鄉(xiāng)的 山路 充滿了悲情。在他的筆下, “風從山外吹來,吹得山路彎彎曲曲, 搖搖弋弋 的。 ”“這是我祖先從大河口岸走向深山的路,一路跋涉,跋涉在一部遷徙史詩里。閱讀著山的章節(jié),水的片段。上山是長句,過坳的是短語。涉水的是省略符號。每一個字都蘸著血淚苦難?!薄八?/span> 們 一個驛站,一個驛站 地 斷掉自己的后路,義無反顧地往山溝里行進著。 ”“一座 墓碑,一段 里程,度量空間,也標記時間。 ”“歷史上,是這條路,把我的祖先帶進了這架深山。后來,同樣是這條路,把我牽出大山,送往江湖。現(xiàn)在,它 已經(jīng) 老去,并被通村公路截斷,一節(jié)一節(jié)的扔在山里,任它像廢棄的老繩,枯爛 在荒草深 菁 里。 ”上千年的山路,幾乎不變,但在最近幾十年,滄海桑田 。 這是民族復興過程中的陣 痛。即便白帝空天飛機遨游太空,但在每個人的心靈深處,都會依然珍藏著一份關于回鄉(xiāng)山路的深刻記憶。
永中對故鄉(xiāng)的苗寨充滿了悲情。它寫道: “我無數(shù)次地在夢中把它們帶進了現(xiàn)代 和 城市,但一夢醒來,故鄉(xiāng)還在那愁人的 遠方。從此,我在故鄉(xiāng)的遠方,故鄉(xiāng)在那更遠的山里邊,守望著歲月滄桑。 ”他還寫到了寨子邊上的大樹,大樹下的童年,大樹蔭下的大石板,大石板上游戲的樂園。曾經(jīng)在這里玩過躲貓貓、過家家的姐姐 、 妹妹、姑姑 、 姑 婆們,都嫁出去了。 “怎么也 不 會再回來了。 ”“它放出去的子女,一個個都沒回來,它卻在等待。等待,已成一口枯井,一穴古墓,蒼老在那里?!薄肮枢l(xiāng),是一個瞌睡的老人?!薄澳棠淌欠N在故鄉(xiāng)的一棵樹,她在這里根深葉茂,哪怕再大的痛苦磨難,直至變成一個墳墓?!?/span> 歷史變遷,苗寨人要么離去,要么逝去,只留思念,只留一座空空落寞的山寨。 特別是 在 推進城鎮(zhèn)化的過程中,興旺了城市,冷落了鄉(xiāng)村,不知有多少個村寨變成了空心村。昔日的物質(zhì)生活并不富足,但那份純樸、真摯、 簡單 的 快樂和真情是那一代代山民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
永中對過往的風物充滿了悲情。永中到底沒有忘記自己的學者經(jīng)歷,他寫到了明朝嘉靖年間的墓碑,也寫到了清朝乾隆年間的表記。 他分明是在幫助我們理清關于亮坨苗寨的歷史文 脈 ,透出了濃濃的蒼涼氣息。 他還這樣寫山泉 和 水井: “老路沒人走了,半坡上的山泉,也就沒 有 人淘洗,山泉是要靠人養(yǎng)的,喝的人越多,它就越旺,現(xiàn)在廢棄在山間,如枯瞎了的眼。 ”“經(jīng)巖板路走下去的水井,總是挑不 干 ,都挑爛了那么多副水桶了,依舊那么旺著,現(xiàn)在 , 怎么 就枯了呢? ” 一個 “枯”字,既是對自然規(guī)律的敬畏,也是對昔日繁華的感傷。 他還寫了月光。奶奶背著自己時感受到的月光,和今天在城市高樓里感受的月光肯定是不一樣的。他發(fā)問: “是照在家鄉(xiāng)的那一個嗎?是我童年故鄉(xiāng)的那一個嗎?是奶奶背著我,一圈一圈在門前曬谷坪上踱,唱著‘月亮彎彎,火燒茅桿’兒歌的那一個嗎?”他的惆悵,何嘗不就是我們的惆悵。
逝去的,不會再來了。但 他 也沒有透出一絲一毫的頹廢。相反,激勵我們要更加 注意珍惜當下 ,過好每一天。
斷橋的思維
斷橋,就是跨溪過河的那種石板橋,如果橋面斷了,只留若干石墩的那種。也像是跳腳巖、省略號。
永中的寫法,就是 “斷橋”式 的 思維呈現(xiàn) 。 從面上看起來,斷斷續(xù)續(xù),若有若無;而從深處琢磨,卻能發(fā)現(xiàn)一根根堅挺的脊梁,既是抽象的,也是具象的,既是情感的,也是理念的。
句式短促,文字呈現(xiàn) 斷橋 特征。先看一段敘述: “走啊走。咬著牙走,攢著勁走,拼著命走。上了一坡又一坡。過了一個歇場坳,又是一個歇場坳。長坡接短坡,大坳連小坳。山,越走越高。溪,越走越細。溝,越走越深。水,越走越?jīng)觥!薄霸購睦险?,生出一路路煙火。一支往左,一支往右。一支往上,一支往下。一支山前,一支山后。分成一個個同宗共祖的新寨?!薄霸铝翉澚?,又圓。日頭落了,又出。花兒謝了,又開。日子去了,又來。等待,卻無動于衷。等待 , 已 天老地荒。 ”他在《煙火日子》中也有類似的敘述:“日子,是人過的,也是人度量出來的。意義,是人賦予的。色彩,是人抹上的。溫度,是人感覺的。日子, 沾 了人,便有了情感,煙火氣。 ”在他的文字里,一點也不缺修辭,但現(xiàn)代漢語的語法,恐有顛覆之虞。什么主謂賓、定狀補,什么逗分句、省引問,在他筆下,都沒有了 拘束 。單字可成句,單語可成段。尤其是這些貌似短促重復的文字, 像老人的嘮叨,孩子的呢喃,世人夢中的囈語, 在跳腳巖上,蹦得歡實 。 不僅不讓人覺得 氣短和 累贅,反而,愈發(fā)顯得 節(jié)奏清晰、 情真意切。
畫面切換, 謀篇 呈現(xiàn)斷橋特征。就像《黃河大合唱》,短短幾分鐘,多聲部 演 唱,冼星海、聶耳創(chuàng)作不容易,任何演唱指揮也是不容易的。在短短三千余字,《 山路 牽絆》竟然呈現(xiàn)了四種關于 “山路”的畫面,一種是現(xiàn)實中的“山路”,一種是記憶中的“山路”,一種是祖先遷徙的“山路”,一種是子孫圖強的“山路”。畫面切換,跳躍性很大 , 就如電影蒙太奇。要想駕馭四種不同的 “山路”畫面,并使之有機兼容,是很需要文學功底的。永中成功地在思維的跳躍中,把握住“山路”這個主線,給讀者呈現(xiàn)了一個復合時空里的立體存在,是以最短的文字,譜寫了民族史詩的交響樂章。還有 ,當我們的意像好不容易來到亮 坨苗 寨,畫面又切到了長沙的高樓大廈。倒也奇怪,如此 頻繁 的畫面切換,卻一點也不讓人心煩意亂。 他的以 “月”為橋,以“思念”為情感紐帶,以“惆悵”為未來響往的一抹亮色,讓人在深情中既進得來,也出得去。 這種構思,應該是 布局謀篇 的斷橋特征 。 多維的行文邏輯,自然增加了文章的厚度和深意。
抑揚頓挫,情緒價值呈現(xiàn)斷橋特征。本來,應該用喜怒哀樂來表述情緒價值。但是在與永中的相處 之時 和他的字里行間,確實難以發(fā)現(xiàn)喜樂的影子。也許,這是他的性格使然。所以,我就用抑揚頓挫分析其情緒價值。如果按古代漢語的 “ 平上去入 ” 四聲作比,《燕子回時》應是平聲,因為他以平和的心態(tài),客觀地敘述了與燕子的共生共存?!秺A竹桃和梔子花》應是上聲,因為他以欣然的心態(tài),描畫了大學期間步入文學夢的點點滴滴?!渡?/span> 路 牽絆》應是去聲,因為他以蕩氣回腸的沉重祭奠了一個時代的變遷。入聲是個什么讀法?據(jù)說只有我的老家 湘西北 那邊還保留著這種古聲調(diào),大致是音平且尾音很長。了解了大概,我便覺得永中的《煙火日子》符合這種風格,多少有點看破紅塵的味道,有 點 佛系。永中眾多散文的抑揚頓挫,反映了在特定時期的情緒波動,其斷 橋 式的跳躍震蕩,應該是其人生觀、價值觀調(diào)整或重組的初始。
空靈的禪悟
永中酷愛讀書,酷愛思考。一篇《綠豆》,那是深入淺出,引經(jīng)據(jù)典。掩卷深思,真覺得他的本意并非是對綠豆這個人人皆知的豆類食物進行科普 , 應該是 “王顧左右而言他”。 讀了《山路牽絆》,便覺得他應該是寨頭竹山祠堂的長老,看日起日落、云卷云舒,渾身流淌著智慧,參透著禪意。 對很多事情,永中是看破不說破。含蓄,但并不晦澀;實在,卻充滿空靈。
永中對日子的 禪 悟, 或 是有關人生 的 態(tài)度 。日 子 ,就是一根時間軸,是線。對于已經(jīng)過去的一切來說,時間有始有終,是線段。對于正在經(jīng)歷的一切來說,有始但還沒有看見終了,是射線。永中的禪悟,主要是關于射線狀態(tài)的日子。他在《時間清享》里寫道: “時間,就像山溝溝里暴漲起來的春水,嘩嘩地向我流來……不 論 我 用 多么大的容器和辦法,都裝不下它,也摁不住它的奔流。只好,像兩千年前的孔夫子,在時間的逝川邊,徒喚奈何,一聲嘆息。 ”這段話,其實是關于退休人員“活法”與心理再平衡的禪 悟 。他在《山 路 牽絆》中寫道: “ 日子 成災地堆放在寨頭上,日曬著,雨淋著,月照著,霧罩著,雪蓋著,風吹著,霜凍著。 ”這哪里是 寫 日子,分明是對剝落的古老山寨的嘆惋和思念。在《煙火日子》里,他寫道: “日子,本無古往今來和新舊的,但被人一切分,一 操 弄,一時,一天,一星期,一月,一年,就有點意思了。 ”“人生就坐實在這一天一天的日子里,人們用生活填充著或長或短的日子空格。”要想 人 生過得有意義,就需要坐實和填充好每一個日子空格。 人們在忙碌的時候,常說 “彈指一揮”;人們在清閑無聊的時候,常說“度日如年”。對日子的理解,就是對人生態(tài)度的最好觀照。
永中對物事的 禪 悟, 或 是有關生命的 價值 。他在《山 路 牽絆》中寫道: “年邁的家鄉(xiāng),已在現(xiàn)實中枯萎凋零,在記憶中卻依然鮮活淋淋,綠意婆娑。她的褐發(fā)蒼顏,終敷蓋不住記憶中的膠原蛋白!”記憶是豐滿的,現(xiàn)實全是赤裸裸的骨感。他還寫道:“我在想,這好好的路,怎么走著走著,就廢了,丟了,沒了。這路,是自己把自己走丟了嗎?”這其實是自然辯證法,是山路托舉了創(chuàng)業(yè)的人們,人們?yōu)榱碎_創(chuàng)更加美好的生活,自然就有 了 更好的路,是山路涅 槃 。 他又寫道: “但樹林里的那輪山月已照進了我的心,我心從此潔白明亮,不容纖塵,不容異物?!边@分明是他為人為官清廉自守、剛正不阿的生命底色。 “月亮 堂堂 ,照著 通 往山那邊的路,山那邊的路會通向惆悵的更遠嗎? ”探索未知世界的惆悵,是屬于少年的 。 或許,這是對未來美好的期待,抑或是對 “山那邊”更加痛徹心扉的思念。 生命的價值,應該是換取一個更富張力的生命輪回。
永中對祖先遷徙的禪悟,或是有關民族生存的意義。他在《山路牽絆》中寫道: “沒錯,祖先選擇了這條路。”“義無反顧地往山溝里行進著?!薄澳呐滤劳觯硬坏舻乃劳?,他們也不曾妥協(xié)。”“只有亡靈,才會在法巫仙師的奏唱引領下,順水的方向歸去江南?!薄白嫦仍谶w徙路上,開枝散葉,瓜瓞綿綿,子孫發(fā)達?!薄罢^邊的祖墳,是用死亡埋在遷徙途中的路標?!边@豈止是一部祖先遷徙史,更是一部民族生存史。永中的禪悟,是關于在民族生存這個大是大非問題上,必然呈現(xiàn)出來的有關死亡的意義的。那些為民族生存而犧牲的“祖先”們,可以在奏唱引領下歸去江南,而且會成為“路標”。
基于民族史詩的神奇敘事,是永中《山路牽絆》等散文作品的根本特征。對它們的分析總結,是對自己文學荷爾蒙的一個短暫慰藉。同時,我也相信,永中終將成就一部別樣的民族史詩。
想起去年初發(fā)給永中的一段信息,聊 作 本文的結尾: “《羅依溪記年》寫得好,戳中了我心里柔軟的地方,有點小感動。你的散文,不是很講規(guī)矩,但也不是不講 規(guī)矩 。敘述看似散淡,是經(jīng)世長者不經(jīng)意的一聲呢喃;但又看得到一些沈從文的影子,刻畫民族世俗圖 時 細膩、雋永,而又不缺歷史長河中的一聲嘆息。如果用現(xiàn)代漢語的標準,去衡量你的語法,宗師們可能也會抓狂。但是,讀起來,就是那么順口,順心,順意,你說,是否需要一場革命? ”
責編:黃馨怡
一審:莫成
二審:楊元崇
三審:張頤佳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