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2024-12-26 09:24:51
【編者按】
中國地名,是分布在歷史長河里的時空符號,集聚蘊藏了各個時期的歷史、地理、人文信息,構成一種用于識別、命名和交往的獨特文化。
來自湖南工業(yè)大學的彭雪開教授,有“當代徐霞客”之譽,現(xiàn)任中國地名學會常務理事,是原民政部地名研究所科研基地首席專家。湖南日報社株洲分社聯(lián)合湖南工業(yè)大學宣傳統(tǒng)戰(zhàn)部,開設“彭雪開談地名”專欄,暢談“中國政區(qū)地名由來”系列話題,敬請關注。
石鼓區(qū)境,《衡陽市城北區(qū)志·沿革》載:“民國31年(1942)1月1日,設立衡陽市,為省直轄。全市轄8個區(qū),城北區(qū)始為第三區(qū)。區(qū)設區(qū)公所,區(qū)以下設保、甲。”1949年10月8日,衡陽解放,仍稱第三區(qū)。1951年11月,政稱第二區(qū)人民政府。1955年5月,改稱城北區(qū)人民政府,屬衡陽市。城北區(qū)作為政區(qū)地名,始見載于國史、方志。其前身作為區(qū)(縣)行政單位,始于民國31年(1942)1月1日,以序數(shù)排列稱名,稱第一區(qū)或第一區(qū)。
城北區(qū),何以名之?
城,最早見載于西周金文,本文指城邑四周的墻垣,內謂之城,外謂之郭。城邑,古國時代常指族國、邦國都城?!对姟む掞L·靜女》:《墨子·七患》《說文·土部》中,皆可釋為此義。北,方位詞,與“南”相對。在甲骨文中,字形像二人相背狀,后引申為背脊之“背”。中原以北建筑,多背北朝南,故泛指北方之北?!对娊洝ご笱拧ご髺|》:《孫子·軍爭》,皆含此義。城北區(qū),以區(qū)治位于衡陽縣古城(今衡陽市治)之北向而得名。
石鼓境域,古為三苗國地,后為揚越之地。商屬荊楚。周屬荊州。春秋屬楚。戰(zhàn)國中晚期楚國于今衡陽置龐、酃昜兩縣后,屬蒼梧郡或洞庭郡。秦屬酃縣。西漢因之,隸長沙國。東漢初改為蒸陽縣,后屬臨烝縣,隸零陵郡。三國時始屬蜀,后屬吳。西晉屬湘東郡酃縣。東晉酃縣并入臨烝縣,屬湘東郡。南北朝時各有所屬;分別屬臨烝縣、臨烝伯國、臨烝侯國和新城。隋并臨烝、新城、重安三縣,始置衡陽縣,屬之。唐武德四年(621)分衡陽縣復置臨蒸(由臨烝改名)、新城、重安三縣,隸衡州郡。七年(624)州治從湘江東岸遷至境內。新城并入臨蒸縣,屬之。天寶元年(742)后,屬衡州衡陽郡衡陽縣。五代、宋屬繼之。元初屬衡州路衡陽縣。元至元三年(1337)分衡陽縣東南復置新城縣,屬之。明初并新城縣入衡陽縣,屬之。清初屬湖南省衡永郴桂道衡州府衡陽縣,乾隆二十一年(1756)以蒸水為界分衡陽東南境置清泉縣,屬之。民國政區(qū)頻調,歸屬隨更。民國設為第三區(qū)后幾經變更為城北區(qū)。2001年4月,衡陽市城區(qū)區(qū)劃調整,城北區(qū)改稱石鼓區(qū)。
石鼓區(qū),何以得名?
石鼓區(qū),地處衡陽市城區(qū)西部,因境內有石鼓書院得名。
石鼓,亦名石鼓山,又名石鼓嘴,位于境內湘江與蒸水匯合處,屬衡陽市最古老地名之一。石鼓山,何以得名?
石,字出甲骨文,字形表示人們勞作工具之石器為“石”。這表明上古時期,人們最早視石器為驅趕野獸、進行勞動的工具。這為舊石器時代及新石器時代出土文物“石器”所證實?!对娊洝ば⊙拧Q鳴》《易·困》《說文·石部》,皆有石之釋義。今文釋為構成地殼礦物質的硬塊。
鼓,字出甲骨文,字形左部為鼓狀,右部像人手持小木槌敲鼓,本義表示擊鼓。后各持鼓義又申為多義詞。《尚書·胤征》《詩經·商頌》《呂氏春秋·音初》,皆有這方面釋義。山,古今文中多指由土石構成突隆的部分?!稌ぢ瞄帷贰蹲髠鳌こ晒迥辍罚葬層写肆x。《說文·山部》:“山,有石而高?!蓖躞蘧渥x:“無石曰丘,有石曰山。”
《水經注·湘水》:“縣有石鼓,高六尺,湘水所經……”晉庾仲初《觀石鼓詩》:“鳴石含潛響,雷駭震九天。”《湖南古今地名辭典·衡陽市城北區(qū)》載:“一山雄峙,伸入江中,形如半島。海拔68米,面積約4000平方米。山名由來,一說山形如鼓,一說浪擊石崖如鼓鳴?!笔模瑧窍娼桨哆呌惺乒?,水激石鼓如鼓鳴而得名。現(xiàn)難覓原跡,僅留地名傳世。
《漢書·地理志第八下》載:長沙國有酃、承陽、湘南等十三縣。應劭注“承陽”條曰“承水之陽”。師古曰“承水原出零陵永昌縣界,東流注湘也。承,音丞?!惫盼闹谐?、烝、蒸可互通。戰(zhàn)國《楚居》有“承野”之載。由此推測,石鼓山稱名,可能在戰(zhàn)國中晚期楚吳起變法(前386-前381)后,成為自然地名。西漢高祖五年(前202)置承陽縣(東漢初改為蒸陽縣)時,便成為地域地名,知名全縣。
石鼓書院,源于石鼓山,位于境內湘江與蒸水匯合處。唐貞觀時(627-649),刺史齊映于山之東建合江亭。唐憲宗元和年間(806-820)衡陽隱士李寬在山上筑廬,名“尋真觀”,悉心讀書,即為石鼓書院之雛形。宋至道三年(997)衡陽郡人士李士真創(chuàng)建書院。宋景佑二年(1035),欽賜“石鼓書院”敕額和學田,與其時睢陽書院、白鹿洞書院、岳麓書院,并稱全國四大書院。另有禹王碑、大觀樓、會講堂、李忠節(jié)祠、七賢祠等建筑。唐代劉禹錫、柳宗元,宋代朱熹、張栻、辛棄疾、文天祥,明代徐霞客、明清之際王夫之等曾來此游覽或講學。
“石鼓江山”為衡陽古八景之一。因臨近驛道,屢罹兵災。1944年侵華日軍侵占,橫遭破壞,至共和國成立初,僅存荒山。1965年重建合江亭,雕塑2米高石鼓,植樹種草,辟為公園。2004年修建3.18公頃石鼓文化休閑廣場,將朱熹《石鼓書院題記》鐫刻在巨型石壁上,造韓愈、朱熹、周敦頣等七賢銅像于廣場內。今石鼓書院內,竹木滴翠,花草如茵,風光迷麗,逗引游者不絕。
青草橋,橫跨湘江支流蒸水,離蒸水、湘江匯合口僅百余米。南宋淳熙十三年(1186年),始建石墩木橋于此。因橋建在青草渡口邊,故名。昔時青草橋下,漁舟如織,漁歌如潮;橋頭兩端,酒家店鋪鱗次櫛比,酒旗斑斕迎風飄舞,甚為壯觀。素有“青草橋頭酒百家”之稱,為衡州八景之一。明嘉靖之后累毀累修。橋名兩更,仍稱原名。衡陽新中國成立后,大修三次,終成坦途。
石鼓區(qū)境,地處湘中“衡陽盆地”腹地,地勢低平,一般海拔60一70米。氣候濕潤多雨。水陸交通便捷。歷為湘南政治中心,古臨烝、衡山、衡陽、清泉等縣及衡陽郡、衡州、衡州路、衡州府先后設治于此。中山北路為著名商業(yè)街。有衡陽化工廠、農藥廠、制藥廠、溶劑廠、酒精廠等以化工為主的工業(yè)區(qū)。紀念地有八路軍駐衡陽辦事處舊址和烈士公墓。名勝古跡有石鼓山、朱陵后洞、來雁塔,尤石鼓書院遺址,揚名省內外。
出品 /湖南日報社株洲分社 湖南工業(yè)大學黨委宣傳統(tǒng)戰(zhàn)部 新湖南株洲頻道 華聲在線株洲頻道
策劃 /周小雷 羅咸輝 廖義剛
執(zhí)行 /張 咪 劉韻霞 龍子怡
本期特別鳴謝石鼓區(qū) 委宣傳部
往期回顧:
責編:龍子怡
一審:龍子怡
二審:廖義剛
三審:周小雷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