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戶端 2024-12-25 17:38:16
申報單位簡介:
益陽市博物館于1984年成立,是一座綜合性歷史博物館,也是全國科普教育基地、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全國巾幗文明崗、湖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湖南省社科普及基地、湖南省優(yōu)秀涉外參觀點。館內(nèi)珍藏各類文物2萬多件,其中珍貴文物2千多件。
博物館建筑面積15315平方米,設有《益山益水 一覽千秋:益陽歷史文化陳列》一個基本陳列和《一城越千年:益陽故城簡牘專題展》《“生命簽證”何鳳山博士拯救猶太人義舉展》《資水傳情 洞庭流韻:益陽非遺民俗展》三個專題陳列。
自建館以來,益陽市博物館以保護歷史文化遺產(chǎn),弘揚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為己任,為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生活需求提供精神食糧,是人們了解益陽文明進程和優(yōu)秀歷史文化的重要窗口,是展示益陽城市形象的一張靚麗名片。
案例(課程)內(nèi)容:
一、申報項目主要內(nèi)容——《博物·工坊》社會教育研學課程
《博物·工坊》社會教育研學課程是益陽市博物館致力于教育創(chuàng)新性研究,打造校外第二課堂,推出的集啟蒙性、常識性和基礎性于一體的互動教育項目,旨在加深青少年對益陽歷史文化的了解,讓更多的孩子學習主題相關的歷史內(nèi)容,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課程內(nèi)容主要包括湖湘文物、館藏文物、紅色教育、非遺民俗、益陽歷史、傳統(tǒng)文化等,運用現(xiàn)代兒童教育理念,用互動、體驗、情景模擬的形式進行文化知識傳授。
其中《簡牘課程》、《商周青銅器》、《泥與火的藝術》、《國學銅鏡》、《木俑彩繪》、《明油紙傘》、深受學生喜愛?!逗啝┱n程》以館內(nèi)展廳《一城越千年—益陽故城簡牘專題展》為設計原型,通過介紹中國光輝燦爛的簡牘歷史為開篇,介紹益陽故城遺址出土簡牘的發(fā)現(xiàn)與研究,切片式展示益陽故城的千年歷史,讓學生走進簡牘、了解自己的家鄉(xiāng)益陽?!渡讨芮嚆~器》課程是以館藏文物商周獸面紋銅角為設計原型,為學生們講解了傳承千年歷史精美的青銅藝術以及館藏國寶青銅器,除此以外,課程還介紹了包括龍首曲柄銅鐎斗、春秋S型銅鼎、西周細線云紋銅鐃等等精美的館藏文物青銅器,還為學生們拓展了各種青銅器的形制、叫法和功能,課程從酒器、食器、炊器、樂器幾個大方面再現(xiàn)了一幅古人盛大宴會觥籌交錯的場景。《泥與火的藝術》課程是以館藏新時器時代到民國時期的許多陶器瓷器為設計原型,介紹了館藏文物長沙窯白釉紅綠彩執(zhí)壺、當陽峪窯醬釉渣斗等精品文物,以及富有益陽本地特色的羊舞嶺窯瓷。據(jù)考證我國陶器的燒制已有近萬年的歷史,而瓷器的出現(xiàn)也有1800余年的歷史,課程為大家揭開了中國古老陶瓷器的神秘面紗?!秶鴮W銅鏡》課程是以館藏文物戰(zhàn)國四葉八獸連弧紋銅鏡為設計原型,給大家講述銅鏡的起源、形狀紋飾以及背后的故事,正如人們常說的“以銅為鑒,可正衣冠”。“明鏡高懸”象征著公正廉明,也寄托人們對社會公平正義和美好生活的向往,課程將廉潔文化融入傳統(tǒng)歷史文化,實現(xiàn)了清廉文化、教育文化、傳統(tǒng)文化深度融合。
“體驗教育”就是教育對象在實踐中認知、明理和發(fā)展。體驗教育既注重教育活動 的 形式與過程,更注重少年兒童這一實踐主體的內(nèi)心體驗,它要求少年兒童用“心”去體驗,用 “心”去感悟,引導他們在體驗中把教育要求內(nèi)化為品質,外顯為行為。為了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加強對歷史文化的記憶,《博物·工坊》社教研學課程精心準備了手工制作環(huán)節(jié),基于館藏文物與課程內(nèi)容,設計包括創(chuàng)作瓷瓶裝飾畫、青銅鼎的制作、青銅劍的制作、木俑彩繪手工、服飾設計制作、簡牘簡易制作、瓦當拓印DIY、明油紙傘繪制等多種趣味體驗手工項目,有別于傳統(tǒng)博物館開展的巡展、講座的形式,針對目標人群,《博物·工坊》社教研學課程采用講座+體驗的沉浸式教育方式,讓青少年輕松愉快的在學習中有所收獲。
二、主要團隊——益陽市博物館文化志愿者隊伍
規(guī)范志愿服務,提高個人素質,合力打造優(yōu)秀志愿服務合作團隊。益陽市博物館志愿者是博物館與公眾緊密聯(lián)系的橋梁和紐帶,受到了社會各界的肯定和贊譽,為傳播博物館文化、提升博物館形象、促進社會和諧和精神文明建設作出了突出的貢獻。近年來,益陽市博物館志愿者隊伍的發(fā)展壯大,逐步確定了共同的價值追求、擁有了成熟的服務理念、建立了完善的管理制度,志愿者們熱情高漲地參與到各項服務中,滿足了廣大觀眾的文化精神需求,同時也為益陽市博物館事業(yè)的發(fā)展貢獻了自己力量。
益陽市博物館文化志愿者志愿者隊伍,以博物館的講解員、志愿講解員和小小講解員為主,其中不乏還有熱愛歷史文化、具有博物館志愿服務經(jīng)驗或相關專業(yè)知識的人士。益陽市博物館對志愿者進行崗前培訓,同時每年進行一次集中培訓,并進行一次考評。培訓結束并通過考核后,上崗參加志愿服務。志愿者服務工作主要是將學校的素質教育、學生實習實訓課程與博物館志愿服務融為一體,同時為一些相關單位的文化愛好者搭建宣傳益陽歷史文化的平臺。益陽市博物館還建立了志愿者(實訓)基地,許多在校學生都積極參加到我館文化志愿服務的隊伍中來。益陽市博物館非常重視吸納退休人員參加志愿服務工作,多次到老年人活動中心進行宣傳,目前中老年志愿者已增加到20多人,其中許多人承擔了志愿者團隊的日常管理和培訓工作,成為團隊的骨干力量。
為提高授課水平,《博物·工坊》社教研學課程每次授課結束后,團隊成員還會聚在一起,總結授課經(jīng)驗,交流心得體會,學習新的知識,相互學習交流典型經(jīng)驗,有效地保障了志愿隊伍的服務水平和參與熱情。
三、項目實施時間
時間:2019年8月起,目前正在進行中
四、案例受眾、案例實施效果
2019年8月《博物·工坊》社會教育研學課程正式啟動,“暑假熱”潮推出特別手工坊項目,精心設置別開生面的歷史文化課程內(nèi)容,包括:木俑彩繪場、扇子場、明油紙傘場、瓦當拓印場,課程報名信息一經(jīng)發(fā)布就受到廣泛關注,共有20個團隊近400名學生預約了本次系列課程,反響良好。2021年《博物·工坊》走出去,與長沙簡牘博物館、永州博物館開展館際交流活動2場,館內(nèi)開展30場系列課程,共有近1000名學生體驗道本次課程項目,活動還開啟了線上直播新模式,網(wǎng)絡觀眾觀看數(shù)量逾20萬。2022年益陽市博物館繼續(xù)推進,充分利用自有資源,組織《博物·工坊》社會教育研學課程深入?yún)^(qū)縣大小學校開展近30場活動,惠及1500余名學生,孩子們迎來了豐富多彩的送文化進校園活動。2023年《博物·工坊》推陳出新,以館內(nèi)展廳《一城越千年—益陽故城簡牘專題展》、館藏文物商周獸面紋銅角、戰(zhàn)國四葉八獸連弧紋銅鏡為設計原型,推出新課程簡牘場、青銅場、銅鏡場20場,近1000余名中小學生體驗到本次課程。2024年益陽市博物館“博物工坊·油紙傘”榮獲第10屆“博博會”最佳教育展示活動案例,帶來共5場趣味體驗課,讓更多人走進益陽市博物館,了解《博物·工坊》課程,惠及市民群眾300余名,深受大眾好評。
截至目前,《博物·工坊》課程共計開展近100場,惠及學生數(shù)達到4000余人次,自2018年以來,該活動不僅在益陽各區(qū)縣學校、博物館開展活動,還前往湖南省內(nèi)多個城市與多家博物館合作,打破地域局限,廣泛傳播中華文明的獨特魅力和精神內(nèi)涵。赴長沙,永州等各個兄弟市州,益陽市博物館通過展示館藏文物、社教活動、文創(chuàng)產(chǎn)品等多個方面的工作成果,讓來自各地的人們多方面地感受到了益陽的歷史底蘊和文化魅力。未來,我館還會進一步加強與各博物館之間的合作交流,加強文物的活化利用,以促進博物館事業(yè)的高質量發(fā)展。
五、項目宣傳
項目實施以來,也多渠道持續(xù)性的開展系列宣傳報道,有借助網(wǎng)絡的微信、網(wǎng)站推廣,在博物館微信公眾號、官網(wǎng)上進行活動動態(tài)報道,還利用政府、媒體平臺的宣傳推介,文旅中國、弘博網(wǎng)、湖南文旅云、紅網(wǎng)、益陽文明等多家媒體多次進行了宣傳報道。
責編:陳宇
一審:黃磊
二審:王德和
三審:瞿德潘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