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愛”成為一種習慣一一“喜娃兒”引領芷江“商圈助殘”新風尚

  懷化日報   2024-12-06 10:07:06

(特校老師指導學生制作面點)

“要注意揉面的力度和時間,切剪時注意厚度、長短,這樣才能做出好饅頭?!?1月25日上午10點,在芷江特殊教育學校門口的包子鋪,學校的向桃青老師正指導學生制作包子和饅頭。

“在‘喜娃兒’這里,畢業(yè)即就業(yè),社、校聯(lián)動為特殊孩子打通就業(yè)最后一公里。 ”記者在芷江特校采訪時,學校負責人欣慰表示。

(志愿者楊菊在喜娃兒包子鋪幫忙)

2013年9月成立的芷江特校,現(xiàn)有9個在校殘障班計110人;并有重度或者其他各種原因不能到校就讀,由特教老師去孩子家里授課的送教上門殘疾學生75人;還有隨班就讀學生51人,合計236人。2021年,芷江特校拓寬教學視野和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匯聚全縣扶殘助殘愛心資源建立了第一家特殊教育勞動·財商·融合教育實訓基地即“喜娃兒”包子鋪。

由愛心人士投資的“喜娃兒”包子鋪于2023年10月試營業(yè),2023年12月12日開始正式營業(yè)。

(愛心輪椅租借處)

“喜娃兒”中的“娃兒”寓意心智障礙者,他們無論是否成年,其心智水平基本上就等同于孩童;“喜”寓意這些特殊的娃兒身殘志堅、快樂、高興、樂觀、陽光、熱愛生活。包子鋪為學生提供面點制作、服務員、收銀員等就業(yè)崗位。學校采取校內學習與店內實踐的方式,組織學生每周到店內進行包子、饅頭、餃子等面點制作和碗筷清洗、前臺招呼客人等實踐活動,還可以了解店鋪的運營和管理,形成實訓、實習與就業(yè)于一體的“勞動+職業(yè)技能”勞動教育模式。在“喜娃兒”包子鋪,這些特殊孩子通過自己的勞動,收獲了信心和勇氣。

“喜娃兒”包子鋪將優(yōu)先安置一部分經(jīng)過培養(yǎng)能成功上崗的芷江特校高中畢業(yè)生或其他殘疾人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并在盈利后將一部分的利潤用于資助芷江特校師生。隨后不久,由另一位愛心人士投資的喜娃兒汽車美容中心成立。學校每周定期組織學生由老師宋豪帶隊在中心接受洗車等方面的技能學習。這家汽車美容中心和包子鋪一樣,成為特校學生免費實訓基地,也是芷江扶殘助殘公益協(xié)會志愿服務點。負責人李歡還表示,她這里每洗1臺車也會捐出1元愛心助殘基金。

(特校孩子在喜娃兒汽車美容中心學洗車)

在“喜娃兒”的影響下,芷江扶殘助殘已蔚然成風?;ㄩ_那里美食院子、博文·文化體驗中心、睿博眼視光寶島眼鏡、紫荊花商務酒店、海悅酒店、海納萬象酒店、邱娘私房菜館、山水大酒店等商家紛紛加入到助殘友好商圈隊伍中來。

其中,花開那里美食院子客戶每點一道"鍋貼雞”菜,為扶殘助殘工作捐贈3元錢;紫荊花商務酒店、海悅酒店、海納萬象酒店等3家酒店每開1間房為扶殘助殘工作捐贈1元錢;芳橖印記烘焙美學已連續(xù)3年為芷江特校在校學生每人贊助一個生日蛋糕;還有芷江穗豐農業(yè)開發(fā)有限公司及很多單位每年都積極參加助殘慰問活動捐款、捐物;在喜娃兒特校孩子實訓基地,芷江殘聯(lián)、特校、縣助殘扶殘公益協(xié)會聯(lián)合提供15臺輪椅,擺在包子鋪門口,免費租借給殘障人士使用……

不僅是愛心企業(yè)及單位,許多個人也不甘“落后”。志愿者楊菊就是其中一位。她是一位非常熱心的公益大姐。據(jù)了解,從“喜娃兒”開業(yè)至今,楊菊每天來這里端盤子洗碗賣包子,志愿服務8小時而不收分文。楊菊說,包子鋪是特校孩子們快樂成長的一個好地方,來這兒陪陪孩子們,是她最開心的事。

不只在城里,愛也在鄉(xiāng)村生根開花。2023年12月,土橋鄉(xiāng)兩戶殘疾人家里麻麻柚滯銷,芷江助殘扶殘協(xié)會志愿者陳金花在下鄉(xiāng)走訪過程中得知這一情況,通過抖音、微信群、朋友圈發(fā)起公益助殘行動,短短兩天2900公斤麻麻柚一售而空。2023年10月,正值秋糧歸倉時節(jié),楠木坪鎮(zhèn)甕塘村民馮嗣興在田間種了幾分地的黃豆,但因身患殘疾腿腳不便,眼看著黃豆到了該收獲的季節(jié),鄰里忙著搶收自己家的黃豆,兒媳帶著殘疾的兒子在外務工沒時間回家?guī)兔?,就在他一籌莫展之際,下村走訪的助殘志愿者周萍了解到情況后,主動提出幫忙搶收黃豆。忙活了整整一天,把殘疾老人種的黃豆全部收回了家。這樣的場景數(shù)不勝數(shù)……

現(xiàn)在的芷江,社會各界攜手共進,致力打造助殘商圈,“人人都獻出一點愛”,讓關愛殘疾群體、扶殘助殘成為一種習慣、一種社會新風尚。

(懷化日報全媒體記者 易達 通訊員 李旭偉)

責編:易鑫

一審:易鑫

二審:肖暢

三審:廖聲田

來源:懷化日報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