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程瀟:“柳莊夢”與“湖湘氣”,百年崢嶸看左公——評湘劇《左公柳》的時空構建
“柳莊夢”與“湖湘氣”
百年崢嶸看左公
——評湘劇《左公柳》的時空構建
文|程瀟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這是老湘人百余年前的一場鏗鏘西行。而今,這段崢嶸歲月在湘劇《左公柳》的舞臺上依舊氣象不改。
湘劇高腔《左公柳》由周亞男出品,盛和煜編劇,張曼君導演,國家一級演員徐軍、馮伏強、邵展寰等主演,在湖南省湘劇院演職團隊的共同奉獻下,于第八屆湖南藝術節(jié)精彩亮相。
《左公柳》是一部聚焦左宗棠收復新疆及伊犁的歷史正劇,將左宗棠自1875年8月上書請命擔任陜甘總督,到1881年收復伊犁這6年間的故事濃縮成“五幕一楔子”,即“湘江夜話(序幕)—朝堂激辯—士飽馬騰—輿櫬出關—楊柳依依—還我河山”?!蹲蠊凡粌H在尊重近代史客觀事實的基礎上注重了藝術創(chuàng)新,還將湖湘地緣特色與少數民族風貌相交融,在宏大敘事的嚴肅語境里增加幽默的小人物。以楊柳為意象,地圖為導覽,塑造出一位有血有肉、倔強霸蠻的封疆大吏左宗棠,做到了真正的“聚左公高風,演湖湘氣象”。
“國家不可一日無湖南,湖南不可一日無左宗棠”。左宗棠是湖南湘陰人,三湘四水所孕育的精氣神在左宗棠身上得到鮮明的體現,近代湖湘精神就是“心憂天下、敢為人先、經世致用、堅韌不拔”。但同時,左宗棠還是晚清封疆大吏,他南征北戰(zhàn),胸懷蒼生,肩擔社稷,是維護領土主權與國家安全的民族英雄?!蹲蠊吩谖枧_上兼顧左宗棠的湖湘性與民族性,在展現湖湘氣象的同時又蘊含了新疆色彩。
湖湘氣象首先體現為湖南人鮮明的個性。第一場“朝堂激辯”中,左宗棠的
雷厲風行與李鴻章的小心謹慎形成鮮明的對比。李、左二人就海防與塞防展開了辯論,在幫腔聲中,他急唱“我?guī)熯t一步,俄人進一步,我?guī)熯t一步,日后步步遲”,而后又怒言李鴻章“昏招迭出”,用“祖宗之地”“中亞屠夫”“令人發(fā)指”等詞直言利害。最終慈禧以“十年不彈左”同意左宗棠率軍收復新疆。
全戲的高潮段落在第三場“輿櫬出關”。老湘軍統(tǒng)領劉錦棠以年老力衰勸左帥不要事必躬親,一段雙人對唱的滾調集牌,節(jié)奏由慢到快,從緩幫腔到急切詞,從有襯字的十一、二字句到七、九言?!白竽橙擞彩且孕U”,一句“霸蠻”點出了左宗棠的鐵骨錚錚,當一口滄桑的紅木棺槨從舞臺中央被吊上空中,“左”字大纛迎風招展,收復新疆的不悔決心與視死如歸的“不怕死”精神淋漓盡顯。
湖湘氣象體現在湖南民俗文化的傳承中。滿伢子在劇中唱到“牽羊賣羊,一賣賣到河夾大塘,張叔伯,李叔伯,恭喜老板買羊嗻,羊嗻咩咩,豆腐汆汆,打鑼打鼓唱燈燈……”此處的牽羊曲是湖南民間流行的傳統(tǒng)民謠,起源于湘陰汨羅江尾閭的河市,熟悉的還有長沙地區(qū)的“侯家塘”“何家塘”“荷葉塘”版。這一經典民謠喚醒了湖南地區(qū)觀眾的記憶,在婉轉悠長的變調中,本是活潑的小調被滿伢子唱出了憂傷,飽含對故鄉(xiāng)的眷戀,這種思鄉(xiāng)情能夠與觀眾形成共同的精神紐帶。
新疆維吾爾民族文化元素的加入是《左公柳》的一大新意。在第四場“楊柳依依”中段,硝煙散盡后,悠揚的冬不拉琴聲響起,維吾爾族姑娘小伙們恣意起舞?!澳愕尿E馬是否平安,它吃苜蓿還是麥稈……”維吾爾歌詞引起胡雪巖興趣,也學著新疆味道唱了起來,詼諧幽默、惹人發(fā)笑。此處的舞美將背景設置成連綿雪山,突然間閃爍紅光來模擬火災,最后滿伢子為救新疆孩子不幸犧牲。編劇用這處支線故事的悲劇情節(jié)呈現出“湘疆一家親”的民族和諧畫卷,以感人淚下的戲劇張力將中華民族共同體的美學觀念傳達給觀眾。
古與今,傳統(tǒng)與現代,繼承與創(chuàng)新,歷史與當下是戲曲文學創(chuàng)作與改革中不可忽略的幾組辯證關系。編劇不僅要具備正確客觀的歷史觀,還要將歷史人物的厚重感與崇高感把握好?!蹲蠊吩跉v史題材的處理上,形成了一種以古鑒今、古今交融的創(chuàng)作觀。
1850年1月的湘江畔,透過昏黃船窗,林則徐與左宗棠對坐相談,一段“湘江夜話”為左宗棠收復新疆埋下伏筆。一段黑幕后,時空轉換到20多年后的紫禁城?!蹲蠊窙]有依照三一律的規(guī)則,而是點面結合地描摹宏大敘事。收復新疆的戰(zhàn)役是殘酷且曲折的,火炮、城墻、云梯,武行演員輪番秀功法,三塊豎立的隔板將舞臺劃分為兩處時空,一處是沙場御敵,一處是捷報頻傳。編劇借李蓮英向慈禧太后宣讀奏折來給觀眾講解戰(zhàn)況,當說到“至此,我大清國收復了新疆”時,戰(zhàn)士們擂鼓奏樂,一片歡騰也感染了觀眾。
《左公柳》中令人感動的是滿伢子與母親的濃濃親情,在劇中起到了很好的情感串聯作用。滿伢子在
唱完“牽羊賣羊”曲后,舞臺切換到湖南湘鄉(xiāng)的田園風光,鄉(xiāng)野土墻、月灑清輝。這是滿伢子記憶里的故鄉(xiāng),也是左宗棠日夜思念的故鄉(xiāng)。這時,左宗棠獨唱少時經歷:
“哪一日國土收復解甲歸田
我就在這里再建一個柳莊
重操舊業(yè)我去教私塾
楊柳依依 書聲瑯瑯……”
充分彰顯出了左宗棠的豪情與柔腸,使得人物有了更為深沉的歷史底蘊和厚重感。
全劇最后,左宗棠如巍巍高山矗立在舞臺上,維吾爾族群眾彈唱起冬不拉“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贝藭r,生態(tài)之“柳”不僅成為左宗棠的精神化身,也成為時代變遷的見證者。
從湖南到新疆,從近代史到當代志,從楊柳青青到生態(tài)文明,從“一帶一路”到“人類命運共同體”,《左公柳》的題材選取與歷史啟迪具有濃厚的地域性、交融性、時代性。其在繼承湘劇優(yōu)良傳統(tǒng)的同時,拓寬了視野,以“他者思維”來演繹構筑人類命運共同體。期待《左公柳》能夠跨越時空,成就經典。
責編:周聽聽
一審:周聽聽
二審:張馬良
三審:熊佳斌
來源:湖南文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