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2024-11-24 23:00:07
文|孫寒波
多年以后,鄭定武將會想起父親帶他看紅纓子高粱的那個早晨。太陽照暖大地,沿著沅江兩岸,紅纓子高粱在一切沒有雜草的地方長出來,到處綠油油的。楊樹、欒樹生出發(fā)黏的清香樹葉,桃樹上鼓起一個個正在綻開的花蕾。白兔突然跳出,狗發(fā)出響亮的吠聲后面追趕……
鄭定武的父親站在岸邊,鄭重其事、十分嚴肅地向他介紹了他們家種植的紅纓子高粱。這是一種很難培育的高粱,難就難在它需要人不停地關(guān)愛,只有最有耐心、最會呵護的釀酒人才能種好紅纓子高粱,開發(fā)出它極其脆弱嬌嫩的品質(zhì)。只有花時間真正摸透它的秉性,你才能巧妙地讓紅纓子完美展現(xiàn)出它的品級來。那時候,它就會成為世界上味道最雋永、最細膩、最古老的酒——鄭復(fù)祥酒。
回憶沒有歸路,春天總是一去不返。車窗外瞬間閃過世間萬象,如同將一首飛逝的長詩撕成碎片向著遺忘之鄉(xiāng)一路拋灑?!巴略角辍保鳛樗稳首诔闹倚钤嵰惴虻暮笠?,鄭定武想起歷史長河中過往的點點滴滴。中國人是歷史的民族,非常珍視自己的文化傳統(tǒng)。歷史觀念強的民族,不會只把人看做活在現(xiàn)在,而是過去與現(xiàn)在連在一起,所強調(diào)的往往是家族、民族的命運。這種歷史情感,總是令人感動。
“滕屠鄭酤”
宋朝士大夫里面有幾個人的“問題”和他們的才華一樣鋒芒畢露。比如滕元發(fā),他去寺廟里閉關(guān)讀書,因為嘴饞,就把廟里養(yǎng)的看家護院的狗吃了,最后用一篇《盜犬賦》僥幸過關(guān)。滕元發(fā)和鄭毅夫兩人臭味相投,一個愛吃肉,只要是肉,都來者不拒,一個愛喝酒也愛釀酒。后來鄭毅夫高中狀元,滕元發(fā)得了探花。王安石不喜歡他倆,給他們貼了個標簽,叫作“滕屠鄭酤”。這兩人都是豪爽之士,也不跟拗相公一般計較。蘇東坡卻喜歡和他們倆一塊玩,甚至這么來形容他和滕元發(fā)的“初見”:“滕元發(fā)以扁舟破巨浪來相見。出船巍然,使人神聳?!彼麄?nèi)齻€人經(jīng)常聚會。滕元發(fā)不僅吃狗肉,連豬肉他也吃。
要知道,在宋代,上流社會的人把豬肉當作賤肉,根本是碰都不會碰的。但是滕元發(fā)才不管。這事傳到王安石那里,更加認為他們幾個整天不務(wù)正業(yè)。蘇東坡倒是相當中肯,他寫信表揚滕元發(fā),“聲望隱然,雖未柄用,坐鎮(zhèn)一方,猶足以攜持人心”。這是很高的評價了。滕元發(fā)、鄭毅夫和蘇東坡,他們?nèi)齻€人不但有趣,還有才,讓那些不喜歡他們的人,都覺得不如他們。一個有趣的人,能做到這一點,才不愧是真正有趣的人。
石室鄭家曲
如果要從中國文化史上,尋找一個令所有的人都感覺可愛、可親、可敬的榜樣,這倒也不是什么難事,因為這樣的人的確存在,雖然數(shù)目或許只有一二。經(jīng)過歷史的過濾和時間的淘洗,我們發(fā)現(xiàn),有些靈魂之所以不朽,是因為他們實在太有趣,太智慧,太通達,太圓潤,所以在生前和去世之后,他們永遠都是人們的精神偶像。
鄭毅夫,就是一個這樣的“萬人迷”。放著好好的職業(yè)——士大夫不當,偏偏要在工作之余折騰釀酒。雖然他在歷史上的人氣沒有蘇東坡那么高,但也有不少粉絲,畢竟,在越來越同質(zhì)化的年代,他倒也真是個有趣的人。不論何時何地,鄭毅夫都有辦法獲得幸福,雖然他的幸福,是一個公開的秘密。既然王安石已經(jīng)把“鄭酤”這個偉大的榮譽給了他,那就忠實地執(zhí)行它吧。
再說,仁宗認為內(nèi)酒坊造的酒不好喝,要求鄭毅夫?qū)iT給他釀酒喝。翰林待詔高克明因此還作有《仁宗石室鄭家夜飲圖》傳世。因此鄭毅夫自己上山采藥制酒曲,當然,是官家恩準的。畢竟鄭毅夫的這些講究----石室鄭家曲法后來都記錄在了李保的《續(xù)北山酒經(jīng)》里,所謂“集群藥為曲,納缸以醞,燃之桑,藏之甕,陳之三載方成?!?/p>
鄭毅夫喜歡自己做酒曲,原材料都是性味發(fā)散的中草藥,所以釀出來的酒,即使喝醉了,也很容易酒醒,頭不痛、口不干,腸胃也沒有什么不舒服。別人做酒都是講究水和糧食,鄭毅夫做酒除了也講究這兩點外,還特別強調(diào)酒曲和火候。仁宗就特許鄭毅夫自己做酒曲。鄭毅夫經(jīng)?!搬劸破诩芽汀?。這應(yīng)該都是拜宋仁宗所賜。
非大師,不柴燒
北宋瓷器是中國陶瓷的巔峰之作,汝窯、官窯、哥窯、鈞窯、定窯更是宋代的“五大名窯”。宋瓷之美,美在溫厚、含蓄。一說起宋瓷,就會讓人想到與之諧音的宋詞。宋瓷更像宋詞中的婉約派,典雅委婉。它的色調(diào)之優(yōu)雅,無與倫比。無論從比例、尺度、色澤,還是形狀上反復(fù)推敲,宋瓷都能讓人感覺到一種含蓄典雅的內(nèi)在美。
俄國作家契訶夫曾經(jīng)說過,寫小說“好與壞都不要叫出聲來”,他說的是語言文字自然淳樸,在平淡冷靜的敘述下蘊含著作者敏銳而深邃的思考,使作品不知不覺撥動讀者心弦。宋瓷是如此,在宋代,還有一樣物件也如此,它和宋瓷一樣不張揚、不虛華,使人聯(lián)想到翩翩的君子,沉穩(wěn)卻不失個性;它的內(nèi)斂又好似江南女子的風姿卓韻、典雅含蓄,讓人難以忘懷。這就是鄭毅夫釀的酒。
和別家的酒不同,鄭復(fù)祥酒,吸收了宋代瓷器卓越的生產(chǎn)經(jīng)驗,用柴燒。柴燒更為個性化,沒有嚴格標準。那什么叫柴燒?利用薪柴為燃料制酒。柴燒是一種古老的技藝。按照《漁隱叢話》的說法:鄭毅夫家釀酒,用的柴火都是干燥三到六個月的新柴,陳年的、蟲粉過的柴火一律不用,而且只用樟木、松木、油茶木三種柴火混燒,這樣蒸出來的酒,有一種特殊的香味且口感醇柔。
一窖池酒糟蒸餾下來,燒掉近2000斤柴火,成本相當高。和燒定窯一樣,柴燒制酒要有一整套經(jīng)驗豐富班子集體協(xié)作,火候與溫度完全依賴人工來控制,特別是把樁師傅,沒幾十年成功經(jīng)驗是不行的。所以《續(xù)北山酒經(jīng)》的作者李保評價“此酒,非市井之家所能造,必世家舊族,代相授受,方得其水火之精華?!?/p>
鄭家釀出來的酒,含蓄、滋潤。好的柴燒就像是服裝,掛在店里時不一定耀眼,然而一旦找對了符合自身氣質(zhì)的那件穿上身,衣服和人都似乎獲得了新生,脫俗而獨特。鄭復(fù)祥酒也是這樣,它的柴燒過程,就像是一件神圣的充滿敬意的作品。好的東西都帶點靈性,就是這種柴燒的方式造就了鄭復(fù)祥酒獨有的特質(zhì),才讓越來越多的人著迷。正應(yīng)了那句話——世間萬物,熬不過去的,歲月磨滅它;熬過去了的,歲月反倒裝飾了它。這是時間和時代的選擇!
蘇東坡趣題酒名
蘇東坡酒量不大,但非常喜歡喝酒。相比于一口喝干,他更喜歡慢慢品。有一次,他聽說鄭毅夫正在根據(jù)自己收藏的各個朝代的酒器寫《觥記注》,他心里癢癢的。喝酒嘛,酒好很重要,酒器也很重要。但是,有一件事讓蘇東坡感到很奇怪,他每次想喝酒,前天晚上必定會夢見鄭毅夫請他去試他新收藏的酒器和新釀的酒,第二天鄭毅夫必定會喊他去喝酒而且他必定會醉一場。
這個夢很靈驗,一連幾天,他把鄭毅夫收藏的犀牛角做的“兕觥”、嵇康的“鸞觴”、鸚鵡杯都試了一下。更有一次,他夢到了“蟹杯”。喝蟹杯里的酒是要注意方法的,要不然兩只大鉗子會夾住嘴巴,只能把酒喝完,大鉗子才會自動松開。第二天,蘇東坡果然在用這種杯子喝酒時嘴巴被夾住了,鄭毅夫哈哈大笑,開玩笑地說你是不是說我壞話了,否則螃蟹不會夾你。一定是老天爺代我懲罰你亂說話。蘇東坡有點尷尬,鄭毅夫就在蟹杯上摁了一下,大鉗子就松了下來。
這時,蘇東坡就問鄭毅夫,是不是在內(nèi)東門仁宗皇帝喊他開會的時候,仁宗皇帝嘗了你新釀的酒,鄭毅夫嘿嘿一笑,連聲說天機不可泄露,這時,蘇東坡又主動提出,希望自己收藏的酒器“藥玉盞”能寫到《觥記注》里,同時主動給鄭家新釀的酒題寫酒名“鄭復(fù)祥”。在愛酒這一點上,鄭毅夫和蘇東坡就是這樣惺惺相惜的朋友。
宋朝的“定制酒”
歐陽修喜歡喝酒,不管到哪里都要喝一杯,他有一篇散文叫《醉翁亭記》,很有名,從酒的角度來看這篇散文,其實很有意思。首先它告訴我們,歐陽修先生不僅是一個喝酒的人,也是一個愛酒的人,他很得意地給自己起了個號:“醉翁”,又興致很高地把朋友們請到醉翁亭來聚會,實際上就是慶賀他的這個雅號。歐陽修雖然酒量不行,但他懂酒。他說“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笨磥硭麑τ谑裁词呛镁疲鯓釉u價酒,是個行家。
酒和水有很密切的關(guān)系,沒有好水,出不了好酒。酒的好壞,有很多標準,其中一個“?!弊郑苤匾?,很難得。讓酒喝著有勁,好辦。讓酒具有某種香氣,也好辦。具有“?!钡奶攸c,不好辦。洌,實際是代表酒的一種品格,一種風度。要多方面的條件集中起來,才能做得到。
在宋代,江蘇無錫的惠山泉水是釀酒最好的水之一。北宋首都開封經(jīng)常有一些大官和名士不怕路遠,用船和驢車拖運惠山泉水,供自己享受。有一次鄭毅夫在運水的時候就被歐陽修看到了,歐陽修表揚鄭毅夫喝茶講究,有品位,鄭毅夫卻偷偷地說他不是用來喝茶,是用來釀酒的。
歐陽修很好奇,因為長途跋涉,如果天氣炎熱,運送到開封的惠山泉水,味道容易變質(zhì)。他就問鄭毅夫,鄭毅夫說他有一套“拆洗惠山泉”的方法。什么方法呢?就是水運到開封后,他會先用細沙把水過濾一下,去掉塵污雜味,這樣的惠山泉水就像新汲上來的一樣。
歐陽修可不是個古板的士大夫,不久之后立馬就約了一個酒局。荷葉當酒杯,清新的荷香、醇美的酒味,攪在一起。這個主意不錯。那荷葉怎么當酒杯呢?就是把荷葉連莖摘下,在葉心凹的地方,用針刺破,一手捧著荷葉,一手把酒倒到葉心凹的地方當酒杯,然后在荷葉的莖的位置吸飲。大家伙都舉起荷葉杯,觥籌交錯,好不熱鬧。歐陽修幾個人連喝了好幾杯,連連夸贊鄭毅夫的酒很“冽”,當場就跟鄭毅夫說讓鄭毅夫為他定制今后幾年全年的酒,當然,必須要用惠山泉水。
對于歐陽修來說,人生的什么地方能比在酒杯前更美好的嗎?!同行的幾個人比如泉州人楊客,做了十多年的海外貿(mào)易,在開封城里面,他家的金銀鋪、綢緞莊面積非常大。還有淮海富商陳永,他曾經(jīng)用十萬錢購買一幅畫——《春龍起蜇圖》,雖然沒買到,但是對于文化人是非常的尊重的。還有大茶商馬季良。這幾個人一看歐陽修找鄭毅夫訂酒,立馬也跟鄭毅夫說也要訂購酒了。
宋朝送禮指南
送禮,這是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的一種社會交流手段,“禮物”這個字,最初是在“禮”字上,指的是一種禮儀,或者說,是一種對上天的祈求,對上天的祝福!宋代士大夫之間的饋贈是中國古代社會的一大特色。
在宋代,同僚之間的情誼極為重要,畢竟大家都是文人,又都是有才華的,所以彼此之間也不會用金子銀子之類的東西,只會用詩詞歌賦來交換。這其實就是給送禮定了調(diào),就是說一定要有品位,或者格調(diào),不然就是大不敬,會被人詬病。所以,北宋的讀書人,彼此之間,個人的著作會是送禮的首選,書生們往往都會很樂意地收下,或者收藏。
其次,筆墨紙硯等文房四寶作為一種新的藝術(shù)形態(tài),也受到了廣泛的關(guān)注,也是送禮市場的另一選擇。再次,贈送美味佳肴。這種禮物,來自真心實意,哪怕是再平凡的食材,在大廚的手中,也能成為人間極品。這是一種大享受,也都是那些文人雅士送禮物的好選擇。
最后,士大夫自釀的美酒。在北宋時期,讀書人之間贈送美酒,其實也是一種“人情世故”,讀書人都將對方視為自己的朋友,互相之間也有一種惺惺相惜的感情,而中國又是一個講究禮儀的國家,因此在當時,讀書人之間,贈送自家釀的美酒,就成為了一種風雅的交際方式。
鄭毅夫就經(jīng)常把自己釀的鄭復(fù)祥酒贈送給友人。在《久不得孫中叔信》一詞中,鄭毅夫就記錄了這件事,“愿寄一樽酒,與君消壯圖?!?郭祥正、梅堯臣、蘇東坡、滕元發(fā)等人都曾收到過鄭毅夫饋贈的酒。
古代泉州馳騁四海的走私船上的尖貨
北宋的海外貿(mào)易得益于阿拉伯海商,再加上市舶司的建立,北宋的海外貿(mào)易就進入了快車道,特別是泉州的崛后。當時的泉州,五代時候有號稱是瑯琊王氏出身的王審潮三兄弟在福建建立閩國。從閔國“立國”到北宋初的這段時間,閩國一直采取“保境息民”政策,大量招撫北方移民,建立生產(chǎn),泉州的人口與航海業(yè)有了爆發(fā)式的增長。當然,泉州也有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泉州港周圍海域大多為深海水區(qū)域,可讓眾多的海船停留。而且又處于亞熱帶,是終年不凍港。
這些便利條件導(dǎo)致一個什么結(jié)果呢?就是除開阿拉伯人,其他國家的商人也開始來到泉州經(jīng)商,甚至還開辟了一條新的海上航線。泉州灣成為海外貿(mào)易的重要樞紐,同時,也成了古代走私的重要通道。宋代雖沒有禁止私商外貿(mào),而且還經(jīng)常時不時鼓勵,但是,宋代開始禁止某些貨物的出口,比如銅錢銅器,還有金銀。
銅錢銅器是番人非常喜歡的東西,投資回報率很高,因此,相當一部分人不顧政府禁令,源源不斷地把這些東西偷運出海。還有一種東西也是番人喜歡的,那就是名酒。尤其是文人釀制的名酒。“鄭復(fù)祥酒”因為有蘇東坡的題名,再加上酒本身的品質(zhì)很不錯,也就被當時的私商源源不斷地運往海外。南宋的泉州灣,參與這種走私活動的人,既有泉州人,也有外地人,既有中國人,也有外國人,既有普通商人,也有政府官員。這個場面大概是鄭毅夫萬萬沒想到的。
鄭復(fù)祥酒之歷史淵源
鄭毅夫創(chuàng)立了鄭家的釀酒與制藥技術(shù),而后“瓜瓞綿綿,爾昌爾熾”。宋室南渡之后,鄭毅夫后裔南遷,根據(jù)《上湘鄭氏族譜》的記載:鄭德鄰一支在元大德元年,也就是公元1297年從安陸遷上湘虞唐。另一支遷回江西。所謂花開兩朵,各表一枝,遷上湘虞唐的鄭德鄰這一支,堅守著祖上的釀酒技藝和制藥技藝,傳承數(shù)百年。
清朝道光年間,上湘鄭家的“鄭復(fù)祥酒”和“鄭復(fù)祥保元丹”,都是“解京納局之高品”。潭州府官員進京辦事,都得運幾車鄭復(fù)祥酒、帶幾箱鄭復(fù)祥保元丹孝敬王公貴族、打點各大衙門。鄭復(fù)祥酒口感清而冽,究其原因,大約是湖南的自然環(huán)境更有利于“崇古法”,這大約是創(chuàng)始人鄭毅夫當年沒有預(yù)料到的。當然,真正的好東西是可以流傳千古的,文化的承續(xù)發(fā)展還真是中華民族的主要特征之一。中國人的確是活在文化中的一個民族。
李白有詩曰:“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本菩?,又稱“酒旗星”,古代神學(xué)論認為萬千星辰各有其主,各司其職掌管著三界不同的事。在浩瀚無垠的天空中有著這樣三顆呈一字排開的微弱小星,即為酒星,掌握這顆星辰的是“酒曲星君”,是主管天上人間美酒的星空令旗。
古人普遍認為,酒星下凡賜給民間美酒,使用法力將糧食或果實變成酒,這就是為什么果實或者糧食放置一段時間后,不但沒有腐爛變質(zhì),反而還產(chǎn)生了神奇的液體,香氣輕柔,優(yōu)雅純凈,就是因為酒星這股神力的控制。出于對酒神的尊敬,作為忠孝狀元鄭毅夫后人的中國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傳承人的鄭定武每次釀酒都必須選擇吉日良辰,有莊嚴的儀式。
遵從祖先的教導(dǎo),鄭定武堅持只做53個“酒池”。為什么呢?鄭定武解釋說53是一種周易數(shù)。在《周易》中,54被認為是最大的數(shù)字,53是它的前一個數(shù)字。54和53代表兩個不同的階段,54講述“最大到剛性”,53講述“柔軟而明亮”。換句話說,如果54代表掌握力量的階段,那么53代表掌握智慧的階段。根據(jù)《周易》的理論,53代表了一個柔軟而明亮的階段。
因此,《周易》中的53被解釋為一個吉祥的數(shù)字。它代表著智慧和柔軟的力量,也代表著創(chuàng)造和發(fā)明的天賦。與此同時,53也預(yù)示著成就和成功。當53出現(xiàn)時,人們需要學(xué)會理性地利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智慧和創(chuàng)造力才能成功。鄭定武看似隨性,但釀酒其實很講究,對于他來說,堅持用柴火釀點好酒,讓朋友開心最重要,就像港劇里常說的,做人呢,最重要的就是開心。這才是一個中國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傳承人,一個釀酒人的職業(yè)素養(yǎng)。
責編:胡雪怡
一審:胡雪怡
二審:周月桂
三審:楊又華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