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勁光故居與海軍大將蕭勁光

陳先樞 梁小進     2024-11-29 14:34:30

編著/ 陳先樞 梁小進

蕭勁光故居位于岳麓山天馬山景區(qū)趙洲港29號,為土木結構民宅。房舍始建于清末,占地面積約350平方米,坐西朝東,泥土夯筑墻。面闊三間,進深二間。有正堂屋、退屋、兩側廂房和雜屋,計14間。朱漆格扇雕花大門,青瓦雙坡屋頂,門額上方堆繪圖案裝飾。橫額取 乾卦之意,打破橫書慣例,而采取立體排列,額為:   

利         元

貞         亨

聯(lián)云:

勤能補拙;

儉以養(yǎng)廉。

蕭勁光故居 陳先樞攝

為紀念蕭勁光將軍,岳麓山穿石坡景區(qū)還建有蕭勁光銅像。銅像建在一個小廣場上,位于云麓峰東南方。銅像立在基座上,高約 2米,將軍目視前方,表情凝重,栩栩如生。

蕭勁光銅像 陳先樞攝

蕭勁光(1903—1989) ,曾名蕭立成,長沙岳麓山人。1921年赴莫斯科學習,1924年回國,在安源煤礦從事工人運動,1925年任國民革命軍第二軍第六師黨代表,參加北伐戰(zhàn)爭。大革命失敗后,赴列寧格勒政學院學習。1930年回國,歷任閩粵贛軍區(qū)參謀長兼政治部主任、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校長、紅軍第五軍團政委。參加長征。到達陜北后,任陜甘寧省軍事部長兼紅二十九軍軍長、中央軍委參謀長,參加籌備并出席黨的 。抗日戰(zhàn)爭時期,歷任八路軍后方總留守處主任、兵團司令員、陜甘寧晉綏聯(lián)防軍副總司令員 。解放戰(zhàn)爭時期,任東北民主聯(lián)軍副總司令員兼參謀長。戰(zhàn)役后,任四野十二兵團司令員兼政委,率部渡江。長沙和平解放后,兼任湖南省軍區(qū)司令,指揮衡寶戰(zhàn)役。 1950年任海軍司令員。1954年任國防部副部長。1955年授海軍大將軍銜。是第五屆人大副委員長,中共第八屆至十一屆中央委員。1982年當選為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委。

蕭勁光

蕭勁光兩歲時,祖父和父親相繼去世,母親帶著6個兒女,靠種地、打柴、繡花度日。他8歲入私塾讀書, 1917年考入長郡中學,1920年參加毛澤東創(chuàng)建的俄羅斯研究會。同年8月到上海參加赴俄學習的“俄文專修館”,還參加了工讀互助團,不久轉入社會主義青年團。1921年赴莫斯科東方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學習,并以東方民族的代表參加共產國際召開的第三次代表大會,親眼見到了列寧。

1924年春,蕭勁光被 派回國,到江西安源路礦工會做宣傳工作。 1925年派赴廣州,任國民革命軍第六師黨代表。1926年北伐中,他與師長戴岳一起,指揮中路軍第六師,于11月8日攻克南昌城。1927年1月底,參加杭州會戰(zhàn) 。攻克杭州后,于同年 3月19日攻占雨花臺。北伐軍攻克南京城不久,蕭勁光等率部開往武漢,擔任武昌的衛(wèi)戍任務。1927年7月國共兩黨合作破裂,他離開第六師去漢口,在漢口與朱劍凡的女兒朱仲止結婚。不久被選派赴列寧格勒,進托爾馬喬夫軍政學院學習 。同年 11月,朱仲止也赴莫斯科學習。

國民革命軍第二軍主要將領合影。第二排左起,第二軍第六師黨代表蕭勁光、六師師長戴岳、六師副師長朱耀華、二軍參謀長岳森、蘇聯(lián)顧問米柳史切維奇、二軍軍長魯滌平、二軍黨代表兼政治部主任李富春、教導師師長陳嘉佑、四師師長張輝瓚、五師師長譚道源

1930年夏天,蕭勁光與朱仲止回國,赴閩西根據(jù)地,任閩粵贛軍事委員會參謀長。1931年7月開始的第三次反“圍剿”中,他果斷指揮虎崗警衛(wèi)營和彭楊軍校的學員400余人,一舉攻下了蘆豐,再乘勢奪取汀洲城和連城。國民黨的第三次“圍剿”被粉碎后,新老十二軍會師汀洲 ,合編為紅一方面軍第十二軍,羅炳輝任軍長,他任參謀長。1931年11月,他被任命為中央紅軍軍事政治學校校長。不久改任紅五軍團政治委員,負責改造原國民黨第 二十六路軍的17000余人起義軍,使之成為一支新型的人民軍隊。攻打贛州之后,他率領紅五軍團參加了毛澤東、朱德指揮的攻打漳州戰(zhàn)役和 ,鞏固了根據(jù)地的南大門。同年 12月,蕭勁光任黎警備區(qū)司令員兼政委,次年 2月調任紅十一軍政治委員。在朱德、周恩來的指揮下,參加了第四次反“圍剿”的作戰(zhàn),成功地擔任了兩次誘敵殲故的任務。

在第四次反“圍剿”勝利后任閩贛省軍區(qū)司令員。1933年10月28日,中央軍委組建紅七軍團, 瀏陽人尋淮洲任軍團長,蕭勁光任政委。當時推行“左”傾冒險主義的領導人,竟以黎川失守和滸灣戰(zhàn)斗失利為由,把蕭勁光說成是“羅明路線在軍隊中的代表”而將其撤職,開除黨籍,判刑五年。由于毛澤東、王稼祥等中央領導人的保護,押一個月后被釋放。遵義會議后中央糾正了對他的錯誤處分。周恩來命他把守婁山關,攻占仁懷縣,在赤水河上架起浮橋,為紅軍三渡赤水做好準備。 1935年6月,蕭勁光任紅三軍團參謀長。1935年10月19日,紅軍陜甘支隊到達陜北吳起鎮(zhèn),他任中共陜甘省委軍事部長,不久兼紅二十九軍軍長,于店頭消滅了夏老么紅槍會匪幫。

1937年8月蕭勁光擔任中央軍委參謀長,12月任八路軍留守兵團司令員,11月兼任河防總指揮。1945年黨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候委員。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蕭勁光于同年10月到達沈陽,任 (后改名東北民主聯(lián)軍)副司令員兼第一參謀長。 1946年10月,國民黨軍分三路大舉進犯南滿,他兼任南滿分局副書記、遼東軍區(qū)司令員,與陳云、 蕭華等率領三縱隊和四縱隊,堅決貫徹中共中央和東北局的重要方針和指示,創(chuàng)造了四保臨江戰(zhàn)役的輝煌戰(zhàn)績。 1948年1月,蕭勁光任東北人民解放軍副司令員。開始攻打長春后,同年6月15日在吉林召開軍師級以上的干部會議,宣布由前方第一指揮所司令員蕭勁光、政治委員華指揮新成立的 12個縱隊和6個獨立師擔任包圍長春城的任務。經歷時 5個月的圍城斗爭,和平解放了長春城。

長春解放后,蕭勁光揮師日夜兼程南下,參加沈陽外圍作戰(zhàn)。 11月2日東北人民解放軍解放沈陽后,他率領一、三、六、十共4個縱隊,于1948年1月15日解放天津,他被任命為天津警備區(qū)司令員(未到任)。同年2月下旬,又奉命進軍武漢。5月,武漢三鎮(zhèn)宣告解放,他被任命為武漢市警備司令部司令員。8月,長沙宣告和平解放,他又率部進軍湖南。此時他身兼五職: 十二兵團司令員、湖南省軍區(qū)司令員、中共湖南省委委員、湖南省人民軍政委員會代主任、長沙市軍事管制委員會主任。

1950年1月12日,中央軍委正式任命蕭勁光為海軍司令員。在上任初期,他明確了海軍建設的方針,致力于抓好“三個班子”,即組織班子、思想班子、技術班子 的建設。此后,為改進海軍的武器裝備和海軍各兵種的建設做了大量的工作。

1954年蕭勁光出任國防部副部長,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1956年,在中共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被選為中央委員。1965年,他頂住來自“左”的壓力,領導編制了海軍裝備科研第二個五年計劃。在他的精心組織指揮下,1970年12月第一艘核潛艇順利下水,1971年12月第一艘導彈驅逐艦建造成功,并請求中央軍委批準恢復了海軍學院、潛艇學校、通信學校和軍醫(yī)學校等 4所院校。  “文化大革命”期間,他遭受林彪、江青一伙的迫害。1972年7月,在海軍黨委召開的四屆五次擴大會議上,張春橋、江青給蕭勁光扣上“上了林彪賊船”的帽子。

“四人幫”被粉碎后,1979年5月5日,中共中央批發(fā)了(1979年)19號文件,為他冤案予以徹底平反。 1979年6月在全國人大五屆二次會議上,蕭勁光被選為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1980年1月告別海軍,退居二線。1982年9月,在中共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被選為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務委員。1987年5月,出版自己撰寫的《蕭勁光回憶錄》。1989年3月,蕭勁光病逝于北京。


本文原載《麓山名人譜》, 海南出版社2007年版

責編:羅嘉凌

一審:黃帝子

二審:蘇露鋒

三審:黃柏禹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