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覓蘇家巷往日的高光時刻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2024-11-20 14:44:33

文|賀輝才

初冬時節(jié),雖冬猶秋,天氣尚暖時,陽光也算柔和。在冷空氣即將到來前,妻子提議出去走走。她剛好在朋友圈看到有蘇家巷的照片和視頻,非常唯美,古意盎然。于是就決定去蘇家巷看看,來了一場說走就走的古巷之游。

我們乘坐地鐵4號線轉(zhuǎn)1號線,在黃興廣場站1號出口出站,再往南走100多米,往東有一條大約4米寬鋪滿石板的古巷,就是蘇家巷了。

蘇家巷,在長沙是一個獨特的存在。

蘇家巷是一條東西向百余米的街道,南接白果園巷,北接登隆街。其位置的重要性、建筑的多樣性,以及歷史故事的豐富性,是其他古街無法比的。

漫步在石板路上,品味那一棟棟一排排古韻古味古色的建筑,以及陽光照在古墻上的斑駁影痕,能觸摸到這條古巷曾經(jīng)的繁華與熱鬧。在時光的長河中,蘇家巷見證了老長沙的變遷。

巷口正中央的八大公溝,是長沙現(xiàn)存的唯一古排水溝渠,它靜靜地流淌著,仿佛在訴說著過去的歲月。

來蘇家巷游覽的人不多,三三兩兩,顯得從容,不像太平老街那樣摩肩接踵。在這條古巷里,有一對對情侶在咖啡館、面包店、茶樓享受寧靜,也有時髦女孩穿梭在原創(chuàng)設(shè)計商店、潮流服飾店與寶藏雜貨鋪。但更多的游人在石板路上感受著古意,品賞各類古建筑,尋覓古巷的歷史。

曾經(jīng)的蘇家巷,公館林立,名人薈萃。

據(jù)載,蘇洵曾在長沙任縣主簿,他選擇白果園北側(cè)的一條陋巷建起宅第,于是有了蘇家巷。這雖然只是傳說,但很美麗。

清末至民國時期,長沙很多達官貴人、文人墨客都住在這條巷子里,巷內(nèi)公館林立,繁華一時。如今,雖然這些公館大多已不復(fù)存在,然而保存完好的糧食廳辦公樓和蘇家巷36號公館,以及一些名人故居公館住宅,依然訴說著過去的故事。

蘇家巷的高光時刻,應(yīng)該是從賀長齡的入住開始,賀長齡的故居就在這里。

賀長齡(1784-1848),清代重臣,字耦耕,號西涯,晚號耐庵,善化(今長沙縣)人。 嘉慶十二年(1807年)中舉人第一名,次年成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提督山西學政。道光年間,歷任南昌知府,山東、廣西、江蘇、福建諸省按察使、布政使,擢貴州巡撫,再升云貴總督。

他在山東興修水利,使百姓收獲倍增;在貴州,主張查禁私種罌粟和吸食鴉片,整飭吏治,練營伍,儲糧備荒,恤孤幼,勸課桑棉,教以紡織,創(chuàng)建書院義塾。著有《耐庵詩文集》《孝經(jīng)集注》等,并委托幕友纂輯《皇朝經(jīng)世文編》。

善化賀氏一門三進士在湖湘士林傳為佳話,尤其賀長齡,這位岳麓書院羅典的高足,成就非凡。知名湖湘學者唐浩明寫道:“在曾、左大顯之前,湖南先后出現(xiàn)過四個著名的督撫。他們是陶澍、賀長齡、李星沅、勞崇光,均為湘中士人所尊敬的人物。這四人中,名聲最大的是陶澍,影響最大的則是賀長齡,甚至可以說,賀是早期湘中士人集團的領(lǐng)袖。這是因為賀是《皇朝經(jīng)世文編》的主編,對于以經(jīng)世致用為價值追求的湖湘士人來說,這部書乃他們的必讀之書,且賀人品端方,為官有政績,于是自然成了他們的精神領(lǐng)袖。二則賀氏家族勢力強大,人脈廣泛?!蔽艺J為這個評價是中肯的。

陶澍、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鄭敦允、何凌漢、勞崇光、吳其濬、唐鑒、丁善慶、黎培敬、張百熙、徐樹銘、黃自元等著名人物及家族都與賀長齡有聯(lián)系,在他的人脈圈里,英杰云集,群星燦爛。

賀長齡在江寧布政使任上,已升至二品官。因母親病故,與弟弟回湘守制兼養(yǎng)病約五年。此期間,賀長齡住在蘇家巷,高朋滿座,前來拜訪的親朋好友,還有地方官吏文人商賈絡(luò)繹不絕。這是蘇家巷最熱鬧的時候。

自此以后,一些有頭有臉的人物,陸陸續(xù)續(xù)地在蘇家巷建住宅公館,其中不乏湖湘精英。這種繁華一直延續(xù)程潛公館的入駐。

如今,長沙已入特大城市之列,高樓林立,大道縱橫,一個現(xiàn)代化的城市散發(fā)出蓬勃生機。蘇家巷的繁華已成過去,沉淀為深厚的歷史文化遺產(chǎn),成為老長沙的一個縮影,是一個尋古尋幽的好去處。

責編:劉濤

一審:劉濤

二審:周月桂

三審:楊又華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