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報微信公眾號 2024-09-09 18:24:01
光陰似箭,一代偉人毛澤東,離開我們已經48個春秋。
中國人歷來推崇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偉人之為偉人,他留給后世的,不僅是光耀千秋的功業(yè),還有影響深遠的理論學說、思想方法。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30周年座談會上指出,“毛澤東同志把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運用于無產階級政黨的全部工作,在中國革命和建設的長期艱苦斗爭中形成了具有中國共產黨人鮮明特色的立場、觀點、方法?!?/span>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前途光明,道路曲折”“丟掉幻想,準備斗爭”……他的諸多融合了深刻思想和生動表達的“金句”,不僅進入中國共產黨人的思想資源庫,也成為中國社會普通民眾常用的口頭語、常用語,深刻地影響了幾代中國人的思維方式。
(一)
“實事求是?!?/span>
1938年10月,在《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戰(zhàn)爭中的地位》一文中,毛澤東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了“實事求是”這一中國古代典籍中就有的概念。1941年5月,在作《改造我們的學習》報告時,他清晰詮釋了“實事求是”的含義——
“‘實事’就是客觀存在著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觀事物的內部聯(lián)系,即規(guī)律性,‘求’就是我們去研究?!?/span>
從此,“實事求是”這個在《漢書》中便有的古老語匯,被賦予了嶄新的意義和生命。它不僅成為中國共產黨思想路線的核心內容,也在不知不覺間成為中國社會全民接受、熟知和廣泛運用的概念。
在反映事實情況時,人們會自然而然“實事求是地說”。在分析討論問題時,人們會坦率評價“這個說法不實事求是”??梢哉f,在中國人的普遍意識中,已自覺將“實事求是”作為言行判斷的準則和遵循,無論大事小情,都要以事實為依據,以符合實際為尺度,去分析看待,得出正確結論。
(二)
“透過現象看本質。”
1930年,毛澤東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文中指出,看事情必須看它的實質,這才是可靠的科學的分析方法。1937年,他在《實踐論》中更為詳細地論述,“要完全地反映整個的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質,反映事物的內部規(guī)律性,就必須經過思考作用,將豐富的感覺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功夫。”
事業(yè)遭遇挫折的時候,難免有人迷茫無措。但具有堅定意志和遠見卓識的人總能以其富于歷史穿透力的眼光分析形勢,不僅看表面而且看深層,不僅看眼前而且看長遠,以“本質方法論”的分析穿透現象,給人以信心。
“用直覺一看就看出本質來,還要科學干什么?還要研究干什么?”當代社會紛繁復雜,容易讓人目迷五色,透過現象看本質,是中國人認識和分析問題的基本邏輯。無論觀察時代大勢,還是分析身邊小事,縱然眾聲喧嘩,有矛盾、有分歧、有情緒,但凡事看本質、看主流、看長遠,避免簡單化、情緒化判斷,才能把握大勢,作出正確選擇。
(三)
“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span>
1937年,毛澤東在《矛盾論》中寫道:“研究任何過程,如果是存在著兩個以上矛盾的復雜過程的話,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
“主要矛盾”的名詞概念,是列寧繼承和發(fā)展了馬克思關于主要矛盾的思想,在哲學史上明確提出的。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也有“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等提法。毛澤東融合中外哲學意蘊,提出了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重要的方法論。
無論是一個國家、一個組織、一個個體,無論是規(guī)劃階段性目標還是應對多核任務,都需要分清事情的主次、輕重、緩急,確定優(yōu)先序。應對困難挑戰(zhàn)、謀劃長遠發(fā)展,同樣需要找到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確定重點突破的目標。在公共生活中,讓更多人認識到主要矛盾之所在,有利于“從大處著眼”“以大局為重”,更自覺地形成凝聚力、向心力。
今日中國社會,外部環(huán)境不確定性增加,內部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各項任務艱巨繁重,矛盾交織成為常態(tài)。學會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方能保持“人間清醒”,不會在紛雜的種種現象中迷失方向。
(四)
“沒有調查,沒有發(fā)言權?!?/span>
1930年,毛澤東在《反對本本主義》中提出這個著名論斷,指明“一切結論產生于調查情況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頭”。
重視調查研究、號召開展調查研究,幾乎貫穿毛澤東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全過程。認識世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沒有眼睛向下的興趣和決心,是一輩子也不會真正懂得中國的事情的”,“凡是憂愁沒有辦法的時候,就去調查研究……調查研究就會有辦法?!?/span>
當今時代,技術高速發(fā)展,通訊高度發(fā)達,為人們工作、學習提供了極大便利。然而必須警惕技術助長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苗頭傾向,避免離虛擬近了,離現實遠了,陷入以數據報送、視頻會議代替下基層、聽民聲、察實情的怪圈。任何時候都不丟掉調查研究的好傳統(tǒng),眼睛向下、腳踏實地,才能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辦成事。
(五)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span>
抗日戰(zhàn)爭中,陜甘寧邊區(qū)和敵后各抗日根據地一度“幾乎沒有衣穿,沒有油吃,沒有紙,沒有菜,戰(zhàn)士沒有鞋襪,工作人員在冬天沒有被蓋”。毛澤東發(fā)出了“自己動手”的號召。在這一號召激勵下,根據地軍民開展大生產運動,南泥灣成了“陜北的好江南”。
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在任何時候都是克服困難、戰(zhàn)勝敵人的終極法門。其核心要義是,堅持把發(fā)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不被別人牽著鼻子走,按照自己的節(jié)奏辦好自己的事。
今天世界,各國的聯(lián)系前所未有地緊密,但“逆全球化”的陰影揮之不去,美西方一方面拉幫結伙,一方面大搞脫鉤斷鏈、“小院高墻”。事實反復證明:核心技術買不來、討不來,攻克核心技術根本上靠自己,像中國這樣一個大國,謀求發(fā)展一方面必須堅持改革開放,另一方面必須堅持自力更生。
(六)
“戰(zhàn)略上藐視敵人,戰(zhàn)術上重視敵人?!?/span>
1948年1月,毛澤東在《關于目前黨的政策中的幾個重要問題》中指出:“當著我們正確地指出在全體上、在戰(zhàn)略上應當輕視敵人的時候,卻決不可在每一個局部上,在每一個具體問題上,也輕視敵人。”而在《中國革命戰(zhàn)爭的戰(zhàn)略問題》演說中,他有個形象說法,“我們的戰(zhàn)略是‘以一當十’,我們的戰(zhàn)術是‘以十當一’。”
戰(zhàn)略是指導戰(zhàn)爭全局的方略,戰(zhàn)術是具體戰(zhàn)斗中使用的策略。前者強調從全局、長遠、大勢上作出判斷和決策,后者要求根據問題、條件和形勢的變化,采取慎重態(tài)度發(fā)揮策略的靈活性?!皯?zhàn)略上藐視”強調的是在總體和全局上堅持必勝信念,“戰(zhàn)術上重視”強調的是在具體的每一戰(zhàn)中鄭重慎重、細致周密。
今天的世界并不太平,冷戰(zhàn)思維在一些人頭腦里依然根深蒂固,他們不希望看到中國實現偉大復興,將中國視為重大威脅,進行戰(zhàn)略圍堵和各種打壓。應對困難挑戰(zhàn),依然需要戰(zhàn)略上藐視、戰(zhàn)術上重視,堅信我們一定能戰(zhàn)勝各種艱難險阻取得最后的勝利,但仗要一場場打、飯要一口口吃,困難要一個個去克服。
(七)
“丟掉幻想,準備斗爭?!?/span>
1949年8月,美國國務院出臺中美關系白皮書,對即將成立的新中國大肆詆毀,毛澤東親自撰文回應。當時國內甚至黨內頗有一些人對美國存有幻想,毛澤東在深刻分析形勢和美國對華政策本質的基礎上提出的這八個字,振聾發(fā)聵,點醒了很多抱有美好愿望的善良的人。
西方國家戴著“有色眼鏡”看中國,有其歷史和現實的復雜背景,本質上是為了維護自身霸權和地緣政治利益,不愿意看到一個社會主義中國的強大。如今面對中國發(fā)展的蒸蒸日上,其“不適應癥”只會進一步加重。
而當下國內輿論場中,崇美癥、恐美癥仍然存在,有些人一遇到摩擦就六神無主、膝蓋發(fā)軟,一遇到沖突就先“反思”自己的不是,以為低頭就能“被放過”。然而妥協(xié)換不來安寧,讓步換不來空間。大國崛起必然要經受重重挑戰(zhàn)的洗禮,繼續(xù)往前走,敢于斗爭、善于斗爭依然是我們戰(zhàn)勝一切風險挑戰(zhàn)的底氣所在。
(八)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span>
1945年,結束國共重慶談判后回到延安,毛澤東作出重要戰(zhàn)略判斷,認為歷史的總趨勢任何人也改變不了,但同時提醒全黨,世界上沒有直路,要準備走曲折的路。
將事物發(fā)展過程的前進性與曲折性相統(tǒng)一,具有鮮明的唯物辯證主義與歷史辯證主義思維。這樣的思維,同樣體現于《論持久戰(zhàn)》等許多經典論著中。從不利中看到有利的方面,從失敗中找到成功的因素,不僅給了當時的人們看待時局和國家未來的科學視角,也深深影響了幾代中國人認識現實、面對困難的思維方式。
當年,先輩們滿懷期待“站在海岸遙望海中已經看得見桅桿尖頭了的一只航船”,今天中國已真正成為一艘世人矚目的“東方巨輪”,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已經走到了最關鍵的一步。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道路上,依然有很多困難挑戰(zhàn),面對很多內部的雜音和外部的噪音,當此之時,必須穩(wěn)定心神,放大眼光,既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堅定信心、增強斗志,也看到道路是曲折的,行百里者半九十,腳踏實地、埋頭苦干,這才是復興路上需要的“人間清醒”。
毛澤東一生波瀾壯闊,思想博大深邃,本文所擷取的,不過滄海一貝。而他的理論學說、思想方法,也正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的優(yōu)秀典范。
“在5000多年文明發(fā)展進程中,中華民族創(chuàng)造了博大精深的燦爛文化?!睆奶煜聻楣?、世界大同,到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從“發(fā)展才是硬道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到“空談誤國,實干興邦”“我將無我,不負人民”,這些已經成為全民常用語的表達,凝練著一代代中國人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意志品質、智慧情懷,潛移默化間形塑著今天和后來的人們看待問題、處理問題的方式。
“我們黃金的世界,光華燦爛的世界,就在前面!”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3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引用毛澤東同志的話豪邁地宣告。堅定地站在自身文化土壤自信表達,中華民族將獲得生生不息的永恒力量。
責編:李莉芹
一審:李莉芹
二審:陳永剛
三審:文鳳雛
來源:北京日報微信公眾號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