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陽日里話至鮮

  新湖南客戶端   2024-06-04 17:36:43

文|熊其雨

端午正逢芒種,往年的這個時候,天麻麻亮,細伢子都要吵著隨大人上墟場,目之所及處,皆是煙火氣。柏油路似要吱吱冒油,木架油布支成的簡易涼棚下,油光锃亮的竹蒸籠冒熱氣,肉包熱得粘嘴巴;煤爐子當街煮粽子和苞谷,上覆白色濕毛巾,香味卻彌散一條街;頭頂草帽或毛巾的農(nóng)婦,棲腳時將蛇皮袋一扯,黃瓜、絲瓜和茄子、辣椒借勢滑出,等待有緣人賞味;籮籃子里呢,是搶鮮的本地谷李子、血紅桃,油麻令光或通體白毛,似在調(diào)皮喊話遠行的游子:伢兒,回來過端陽哦!

這里是湘北地區(qū)的華容縣,一個沒落碼頭小鎮(zhèn)的仲夏日趕集場景。在那里扎根的房子和居民,多出落于20世紀五十至七十年代,甚至鍋碗瓢盆和腌酸菜的老壇,也都一把年紀了。它們沉默無言,卻用蒸煮煎炸腌等方式,默默地提醒青年人,勸君早作為,當下且惜珍,順其自然吧,最后,永遠不要試圖與歲月對抗……

已過而立之年的我,這幾年,突然對節(jié)氣時節(jié)和家族大事尤為關(guān)注。前不久,族里正式啟動20年一次的續(xù)譜工程,族長議定五修族譜式樣、排版方式等細節(jié)后,房長則根據(jù)分工收錄本房族丁情況,比如畢業(yè)于哪里,在何處就業(yè)。我因在省城喝了幾年“墨水”,有幸忝列助修之列。期間,翻閱四修族譜通讀豎版文字,細觀宗族祠堂圖,發(fā)現(xiàn)自己似在與宗祖隔空對話。

樹之有木,水之有源。我是誰,來自哪里,去向何方,這樣的問題,似乎很讓人語塞。唯一可以確定的是,世人端午節(jié)期間祭祀的屈原,其實本名并不姓屈,而是姓熊(屈原出生于今湖北省宜昌市秭歸縣屈原鎮(zhèn)屈原村貴族家庭。他與楚王同祖同姓,皆姓羋,后楚王以熊為氏。到楚武王熊通時,其子熊瑕封于屈地,故以屈為氏。后來姓氏不分,熊瑕便姓屈了),是我遙遠的祖先和族人。倘使屈原還在,相信他一定和我一樣,愛吃愛笑愛玩,有一個“有趣的靈魂”。

我的老家華容縣塔市驛位于長江主河道一隅,外河邊有成立于20世紀60年代的江洲蘆葦場,萬畝蘆葦依水而生,浩浩湯湯。作為生態(tài)濕地,其間水草豐沛,長滿野生粽葉、雜樹和藤蔓等。端午前后,忙慌腳手。村民們騎著摩托或單車,腰綁長條蛇皮袋,手持快剪將大且闊的粽葉咔嚓剪下,用淘米水或清水浸泡幾日,包前用抹布擦洗,裝入糯米填緊壓實,三角龍粽數(shù)十個為一串,下鐵鍋用滾水煮熟,揭蓋時清香撲鼻,吃原味或蘸白糖,味道都極佳。

在湘北農(nóng)村,過端陽時吃粽子是“標配”,其他特色吃食能否上餐桌,則要根據(jù)農(nóng)人的勤勞程度來。禾場下方的野塘或溝渠里,長滿了狀如蠟燭或香腸的植株,學名喊菖蒲或香蒲,鄉(xiāng)里喊鹽苞草?!捌巡蓓g如絲,磐石無轉(zhuǎn)移?!敝傧臅r節(jié),草木瘋長,野塘溝里的鹽苞草豎起長柄綠葉,與茭草混為一體,扯時需認真辨別,雙手斜抓草稈勁用巧,將鹽苞草從淤泥中拔出,十多根就可覓得一小盤,手工將綠葉和外皮剝掉,只留下根部附近軟嫩白皙的嫩莖,改刀成寸斷,放豬油清炒或放菜油素炒,只擱鹽和大蒜籽,真正是各有其味。

也有不辭辛苦的主家,從塘里撈出一道夏吃藤、秋吃果的野菜,和家人一道分享。以竹篙或鐵耙為器物,將長勢喜人、尚未開花的菱角藤撈出,翻面后擇去泡沫狀細枝,只留連接葉與根部分的細長的藤。將藤上攜裹的青苔和浮萍洗凈,切段后清炒,吃的是當季奢侈和“塘鮮”至味。而中醫(yī)也認為,其貌不揚的菱角藤藥食同源,有祛風除濕、舒筋活絡(luò)、利尿消腫和補脾止瀉之效。我的一位舅媽常年寓居深圳,為了鎖住這一口家鄉(xiāng)味,她將一大捧枝葉繁盛的菱角梗摘回,用鹽稍腌后擠干水分,拿真空包裝袋裝好進凍庫保存,吃前自然解凍并切成兩厘米的段,放豬油、肉絲、青椒和蒜末炒,這一來源于大自然的菜蔬自帶江湖氣,縱使寒冰也難封住,吃起來依然口舌生香。

端午前,作者外婆忙著包粽子。

我的外婆出生于地主世家,年輕時曾是村宴大廚,抽煙、種田、掄勺,樣樣來得。過端陽時,子孫輩聚齊了,老人家會趕早到肉鋪挑選上好的五花肉,燒毛洗凈改刀成麻將塊狀,鐵鍋置于煤爐上,鍋中不額外放油,下去皮老姜片和幾塊薄桂皮,高溫將油脂逼出時以油煮肉,油脂稍出時淋醬油,下半勺自制陳壇豆瓣醬拌勻,黢黑的顏色“咬住”肉身后,放水蓋鍋蓋燜煮一個半小時,收汁前放入一捧大蒜籽,直至綿軟即可出鍋。小火煨熟的紅燒肉,一口咬下去,精肥之間可見細嫩肉絲,肉塊油而不膩,香而不柴,是下酒和拌面的“神器”。

作者外婆用小煤爐 做紅燒肉。

湖區(qū),往往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兒時的記憶里,端陽節(jié)日似乎沒有那么多哀思可寄托,大家以節(jié)日之名來珍惜眼前人,把“悲傷逆流成河”的日子,過成了親人團聚的日子。你看,大家其樂融融相聚一堂,這人負責擇菜,那人負責洗菜切菜,燒火佬負責起爐火,掌勺者負責活色生香,晚輩們則是搬起桌椅板凳圍爐小聚,吃點好吃的,說點吉利話。

而端陽當天中午的餐桌上,必定少不了時令的鱖魚、龍蝦、蝦米和黑殼鯽魚,還有吃草的水鴨、咸鴨蛋。對了,菜園里的豆角、黃瓜,也一定是家宴中素雅至極的配角。

長居鬧市苦,盼還鄉(xiāng),饞蟲呵,已“爬上”心頭!

責編:何婷

一審:何婷

二審:范焱

三審:丁偉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