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鍔的遺念

游宇明   《文萃報》   2024-02-01 16:37:51

△蔡鍔書法

文/游宇明

蔡鍔是海內(nèi)外聞名的“護國將軍”,一生致力于中華民族的獨立、自主、富強。他1899年赴日本留學,次年隨唐才常等回國參加自立軍起兵,事敗再度赴日學習軍事。歸國后,在江西、湖南、廣西、云南等地訓練和領導新軍。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fā),僅過20日,蔡鍔與時任云南講武堂總辦的李根源即在云南舉兵響應。1913年10月被袁世凱調(diào)至北京,任陸軍部編譯處副總裁等職,嚴加監(jiān)視。袁世凱稱帝野心暴露后,蔡鍔千方百計潛出京城,回昆明組織護國軍討袁,隨后宣告云南獨立。

袁世凱死后,蔡鍔出任四川督軍兼省長。1916年9月患喉癌前往日本治療,11月,病逝于日本福岡,年僅34歲。逝世前,蔡鍔留下遺念:“一、愿我人民、政府協(xié)力一心,采有希望之積極政策;二、意見多因爭權利,愿為民望者以道德愛國;三、在川陣亡將士及出力人員,懇請羅、戴兩君核實呈請恤獎,以昭激勵;四、鍔以短命,未克盡力民國,應行薄葬。”蔡鍔是民國高官、杰出的軍事統(tǒng)帥,想撈點錢留與子孫輕而易舉,然而,他心心念念的都是國事,都是利人利社會之事,言不及私,其遺囑里閃爍出亮晶晶的道德光華。

留遺產(chǎn)、留遺念都是對后人的一種愛,但它們的高下相隔云泥。從出發(fā)點來看,留遺產(chǎn)注重的是財物的傳承,在乎的是后代的生存安全;留遺念看重的是精神的承繼,在乎的是后代品格上的純粹和事業(yè)上的進取心。從客觀效果看,作為物質(zhì)的遺產(chǎn)是越用越少的,到了一定程度,則可能回到“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凈”;而好的遺念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后人越是照著去做,生命的收益越多,越可能贏得生命的輝煌。

《文萃報》3313期摘自《意林》 

責編:羅嘉凌

一審:羅嘉凌

二審:蘇露鋒

三審:黃柏禹

來源:《文萃報》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