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亞湘 2024-02-01 11:46:24
文/范亞湘
追溯長沙之名的由來,論證長沙之名的確立,何嘗不是閱讀一部豐富的長沙文化史和歷代長沙人的奮斗史?從原始氏族部落到楚漢城邑,再到今天的特大城市,長沙的發(fā)展壯大,又豈止“往事越千年”?明月還是那輪明月,澄凈皎潔;湘江還是這條湘江,不舍晝夜;可日新月異的長沙令人驚嘆。誰能說出,如若再過百年、千年,長沙會是一番怎樣的景象?
/壹/
2024年春節(jié)悄然臨近,在外奔波的游子收拾行囊,籌備著如何回到家鄉(xiāng)長沙團(tuán)團(tuán)圓圓。長久的離別,渴望回到家鄉(xiāng)的心情格外急切,每當(dāng)飛機或者高鐵報出“長沙到了”時,不覺心潮起伏、眼睛濕潤……
長沙為什么叫長沙?或許不是所有的長沙人都明了。
人以地名,地以人顯。正如每個人都有人名一樣,每個地方都有地名,大到一國,小到一隅,無不如是。地名是人賦予的,而非本身自有或天然就有,地名的命名就是地名之字面所表達(dá)的內(nèi)涵,這是地名命名的著眼點,亦叫命名的原由或理據(jù)。長沙這一地名,經(jīng)歷了從少數(shù)人使用漸漸到為眾人約定俗成,直至被社會大眾廣泛知曉、使用這一過程。
那么,長沙在叫長沙以前是否有過其他名字?至少3000多年前,長沙還不叫長沙,而是叫“沙”。
“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傷懷永哀兮,汩徂南土?!碑?dāng)年,屈原放逐沅湘,作《懷沙》。明朝汪瑗《楚辭集解》云:“懷者,感也。沙,指長沙?!背钤谥艹┢?,那時,湘江長沙兩岸“草木莽莽”,當(dāng)然,其行政區(qū)劃也不叫長沙市,而是“白沙如霜雪”,被稱為“沙鄉(xiāng)”。
為何叫“沙”和“沙鄉(xiāng)”?這得先來“擺點兒古”。
《水經(jīng)注·湘水》曰:“秦滅楚,立長沙郡?!惫?23年,秦國滅楚。搜理歷史就會發(fā)現(xiàn),楚人進(jìn)入之前,長沙這片區(qū)域大致經(jīng)歷了炎黃時期,蚩尤九黎;堯舜禹時期和夏代,三苗部落;商代和西周時期,三苗方國。明朝成書的《名義考》云:“三苗建國在長沙,而所治則江南荊楊也?!?br> 涿鹿之戰(zhàn)后,九黎部落余部敗回撤至江漢平原,漸次演變成了三苗部落。三苗部落時常犯亂,受到堯舜禹多次征伐?!澳巷L(fēng)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南風(fēng)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毕鄠鳎@首《南風(fēng)歌》是舜帝南巡時所作。《淮南子·修務(wù)》里說“舜南征三苗,遂死蒼梧”,葬在江南九嶷即今永州市九嶷山。舜帝“巡狩”南方,實則就是為了遠(yuǎn)征三苗部落。
進(jìn)入商朝,三苗部落被迫徹底退到以長沙為中心的長江之南。成為湖北、湖南、江西一帶生活著的一個古老而龐大的民族——古越人的一個支系,叫做“揚越”,又叫做“荊蠻”“長沙蠻”,“揚越”在長沙這一片區(qū)域建立了三苗方國。歲月漫漫,湘水滔滔,“揚越”長沙人種植水稻,漁獵采集,不厭其煩地墾殖著長沙這片“不毛之地”,創(chuàng)造了極富特色的古越文化:印紋硬陶文化。考古發(fā)現(xiàn),“揚越”長沙人制造和使用的硬陶,其陶紋多為點線狀幾何紋,陶面飾以弘紋、淺籃紋、刻劃紋、瓦棱紋、鏤孔等,與中原地區(qū)的陶文化風(fēng)格迥然不同。
這一時期,北方王朝對南方“揚越”之地不斷覬覦、侵犯,戰(zhàn)事頻發(fā)?!对娊?jīng)·商頌·殷武》云:“撻彼殷武,奮伐荊楚,深入其阻,裒荊之旅?!鄙涛渫醯能婈爦^揚威武,討伐“荊蠻”,深入到險阻之地,打敗“荊蠻”?!扒G蠻”被征服,長沙第一次納入中原王朝之版圖,盡管時有反復(fù)。
不知道商時的湘江之水是否受制束縛于堤防?想必浩浩湯湯,狂放不羈,江水流經(jīng)之處,皆是一片水天澤國。雨水持續(xù)地將風(fēng)化后的石英砂巖、沙礫巖、粉砂巖、頁巖等巖石沙粒沖入地勢低凹的湘江,經(jīng)過長年累月的沉積,形成了大片大片的沙灘、沙洲??菟畷r節(jié),河床見底,裸露的沙灘、沙洲一覽無遺。
在《水經(jīng)注·湘水》里,湘江長沙段的橘子洲被稱為“桔洲”?!断嬷杏洝吩疲骸皶x惠帝永興二年(305年)生此洲?!逼鋵崳?jīng)地質(zhì)取樣分析,由泥沙淤積而成的“桔洲”,在第四紀(jì)全新世時就已然成形,距今至少在10000年以上。只是到了晉朝,“桔洲”逐漸抬高凸出水面,即便到了豐水期,依然舉目可見,故而“生此洲”。
《說文》曰:“沙,水散石也?!苯鹞闹?,沙字之形酷似一條蜿蜒曲折的河流旁邊一片細(xì)細(xì)碎石。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揚越”長沙人把湘江沖出的沙灘、沙洲統(tǒng)稱為“沙”。因湘江之濱沙灘、沙洲眾多,長沙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名字:“沙”,“揚越”長沙人就地取“沙”之名族邑(部落聚居)。
“風(fēng)吹來的沙堆集在心里,記得你就住在我心底,我記得你總是對我笑,告訴我這世界奇妙……”可以肯定,哪怕水沖來的“沙”堆集在“揚越”長沙人的眼前,他們也不大可能像現(xiàn)代人這樣用歌聲來表達(dá)憂傷、喜悅,但這世界就是充盈著形形色色不可言喻的奇妙,五彩繽紛,絢麗多姿,似是一本百科全書,每一頁皆寫滿了奇美獨特的故事,招引著人們?nèi)ッ魈綄ぃ^深極奧。
周承商后,因周公攝政而壯大,進(jìn)而東征南伐。《呂氏春秋》云:“商人服象,為虐于東夷,周公遂以師逐之,至于江南?!薄对姟旐灐らs宮》稱頌周公:“及彼南夷,莫不率從。”“沙”部落被迫選擇了周之權(quán)威,成為周朝抵御南越向北滲透的橋頭堡。
為了便于行政管理,周朝對其領(lǐng)土進(jìn)行了區(qū)域分級劃分,《周禮·地官》載:“令五家為比,使之相?!妩h為州,使之相赒;五州為鄉(xiāng),使之相賓。”“沙”部落之地被命名為“沙鄉(xiāng)”,其管轄范圍多達(dá)一萬二千五百戶即“五州”。
唐朝李吉甫《元和郡縣志》載:“《禹貢》荊州之域,春秋為黔中地,楚之南境。秦并天下,分黔中以南之沙鄉(xiāng)為長沙郡,以統(tǒng)湘川?!遍L沙郡之前,屬于“黔中”管轄的長沙行政區(qū)劃單位叫做“沙鄉(xiāng)”,只是,周朝基層行政管理能力松散、低下,社會動蕩頻繁,“沙鄉(xiāng)”長沙人仍以氏族部落方式聚居。
《路史》云:“沙,為長沙?!碧瞥髿v年間擔(dān)任長沙太守的張謂著有《長沙土風(fēng)碑銘》,其中引《遁甲記》曰:“沙土之地,云陽之墟?!鄙惩林氐拈L沙名曰“沙鄉(xiāng)”,既直觀樸素,又名副其實。
/貳/
是誰率先把長沙這個地方叫做長沙?
應(yīng)劭《漢官儀》云:“秦郡長沙,系因襲舊名?!薄断娲ㄓ洝吩唬骸扒胤智锌ひ阅现赤l(xiāng)地區(qū)置長沙郡,則長沙之名始于洪荒之世,而以之為鄉(xiāng)為郡,則在后世耳?!边@個是說,長沙之名很早就有了,“始于洪荒之世”,而“沙鄉(xiāng)”和“長沙郡”則是在長沙兩字出現(xiàn)之后。同時,所說的“洪荒之世”明顯是個比喻,意指久遠(yuǎn)罷了。
沿波討源,還需從“揚越”人說話的方式即古越語說起。據(jù)《左傳·襄公十四年》《說苑·越人歌》等先秦古籍記載:古越語是一種多音節(jié)語言,有的詞與漢語不同?!敖阋粠Ч旁秸Z地名的一條規(guī)律,是齊頭式地名只有關(guān)加式,即以發(fā)語詞領(lǐng)首,未見有倒置式地名。”浙江寧波所轄的余姚市就是典型的古越語地名,余姚本是“姚姓人居住之地”,可在這里,表示漢語“地”之意的發(fā)語詞“余”字卻擱在了地名之首,一反漢語式的“姚地”。
或許就是像現(xiàn)在這樣的深冬枯水季節(jié),男男女女,一群“揚越”長沙人在湘江邊沙灘上追逐、游戲。溫婉的太陽下,潔凈細(xì)膩的沙粒閃閃發(fā)光,沙灘儼然成了一片銀色織錦。江水清澈,悠緩地輕輕拍打著沙灘,似月下金觥,膝上瑤箏,口口聲聲,風(fēng)風(fēng)韻韻。溫和的江風(fēng)撫揉著面頰,江水的清新味道潤澤五臟六腑……湘江沿岸白沙如帶,細(xì)軟的沙灘宛若無盡的素練,伴著江水向下游延伸。忽而,一位“揚越”長沙人停住,踮起腳尖凝神向下游眺望。顯然,這位“揚越”長沙人被眼前寬大的長長沙帶震撼了,不禁驚呼:“長沙,長沙!”
正是這位激情洋溢的“揚越”長沙人首次說出了“長沙”兩字。而且,他在慣用的“沙”字之前創(chuàng)造性地添加了驚嘆字“長”,“長”即為發(fā)語詞,雖冠首,僅為虛敬詞罷了。不過,這個階段,“揚越”長沙之名依然是“沙”,曰“沙”部落。
言者無心,聽者有意。
“長沙”一詞在“沙”部落傳開,相沿成俗。到了周朝,因“沙鄉(xiāng)”多次協(xié)助中原政權(quán)抗擊南越,德行天下的周公大悅,或是為了褒獎“沙鄉(xiāng)”,周公取古越語長沙兩字讀音,封“沙鄉(xiāng)”為“長沙”方國,但其行政區(qū)劃仍行“沙鄉(xiāng)”之名。依此,長沙與中原有了禮儀之交,往來頻頻。難說,寧鄉(xiāng)炭河里出土的“臻于極致的青銅典范”四羊方尊,不是長沙與中原交往的產(chǎn)物?在“沙鄉(xiāng)”發(fā)現(xiàn)造型與中原近似的銅尊,莫不表明中原文化的影響那時已然遠(yuǎn)及長沙。
《逸周書》成書于戰(zhàn)國中期(公元前300年前后),所載周初之事,多有實據(jù)。其《王會篇》里,記錄了公元前11世紀(jì)晚期,周成王一次大會諸侯和各方國使臣的空前盛況。周成王為了防備東南方叛亂,在今河南洛陽建造了一座新的王城雒邑,居“天下之中,四方八貢道里均”。雒邑竣工,即行慶典。盛世悅喜,各路諸侯和方國必行朝貢,唯有這樣才能以示祝賀和“服周”:“權(quán)扶玉目。白州比閭,比閭者,其華若羽,伐其木以為車,終行不敗。禽人菅,路人大竹,長沙鱉……”這段話是說,雒邑外臺的南邊,靠東一邊,依次擺放的貢物是:權(quán)扶,貓眼玉;白州,棕櫚。棕櫚樹,其華像羽毛,砍樹作車,至終不腐朽;禽人,菅草。路人,大竹;長沙,鱉。
因冠用越語“長”之虛詞,讀為“長沙鱉”,周朝遵從“揚越”人說話的方式和習(xí)俗,用中原文字將“長沙鱉”載入《王會篇》里,方物以地而名,足見其時長沙之顯赫。至此,“長沙”兩字第一次出現(xiàn)在歷史典籍文獻(xiàn)里,“長沙始名矣”!
專事用于記錄戰(zhàn)國事項的《戰(zhàn)國策》云:“長沙之難,楚太子橫為質(zhì)于齊?!薄妒酚洝ぴ酵豕篡`世家》曰:“長沙,楚之粟也。”長沙成為楚國糧倉,隨著人類活動的激增,“長沙”兩字在歷史文獻(xiàn)中已是屢見不鮮。
如果說歷史文獻(xiàn)在流傳過程中還有可能失實的話,那么,有考古發(fā)掘可佐證“長沙”之名的出現(xiàn),至少不會晚于戰(zhàn)國中期。1986年,湖北荊州因修建地方鐵路,發(fā)掘了戰(zhàn)國中期包山2號墓,其出土的一批竹簡中有兩枚刻了“長沙”兩字,一枚“長沙公之軍”,一枚“長沙正”名“龔懌”。
不難判斷,“長沙公”就是戰(zhàn)國中期長沙地區(qū)的最高行政長官?!兑葜軙の漤樒吩疲骸叭婚L曰‘佐’,三佐一長曰‘右’,三右一長曰‘正’?!庇纱丝磥恚彂能娐毑坏?,應(yīng)是“長沙正”的統(tǒng)帥。那么,龔懌統(tǒng)轄的“長沙正”就是“長沙公”之軍嗎?他為何要率部跋涉荊州?是去打仗,還是去接受楚王的檢閱?酌古沿今,歷史有趣,類如天奇地怪,耐人尋味,闡幽探微??蓺v史卻又因為斷層往往留下遺憾,然而,恰似夕陽西下,即便天際那抹殘陽消遁,照樣也會給人帶來無窮遐想,眷戀感懷!
/叁/
真正認(rèn)識和重視長沙之重要性的,是春秋末期進(jìn)入長沙的楚人,“三湘首邑,荊楚重鎮(zhèn)”即為楚人創(chuàng)建,歷經(jīng)3000多年不變的長沙古城城址,也是楚人奠定。
人由實力決定社會地位,像人一樣,一地之地位亦由實力決定。戰(zhàn)國初年,地處今江浙的越國欲與楚國爭奪東南霸主,首先計劃攻打的就是楚國黔中郡治下的長沙?!妒酚洝ぴ酵豕篡`世家》載,越王無疆時,中原齊國派使臣到越國離間越、楚,齊使曰:“復(fù)讎、龐、長沙,楚之粟也;竟?jié)闪辏囊?;越窺兵通無假之關(guān),此四邑者不上貢事于郢矣?!饼R使所言極是,倘若越國攻下長沙,楚國岌岌可危矣。
當(dāng)然,“篳路藍(lán)縷”的楚人不傻,為了對抗東南越國和五嶺之南的南越,楚人在扼襟要津之地長沙修筑城邑,并在城外依山臨水之處建有戍城、戍所,遣使文臣武將駐守。
據(jù)考證,楚國所建長沙城邑,其位置東在今長沙黃興路與蔡鍔路之間,南抵今坡子街一帶,西臨今下河街,北在今五一大道與中山路之間。20世紀(jì)八九十年代,連續(xù)在長沙老城區(qū)五一廣場一帶發(fā)現(xiàn)了密集的戰(zhàn)國、兩漢和魏晉唐宋的古井,這無不印證了從戰(zhàn)國時期起,今五一廣場就是長沙先民聚集之城邑的中心位置。這一東西長約700多米,南北寬約600多米,面積近0.5平方公里的城邑,與今天的特大城市長沙市相比,無疑是“彈丸之地”,但與同期楚國城邑一比,卻屬“龐然大物”。
不過,長沙成為一個實打?qū)嵉男姓^(qū)劃單位,始于秦朝。
秦朝剛立,秦始皇就采納相國李斯的建議,廢諸侯,立郡縣,分天下為36郡?!稌x書·卷十五》載,秦滅楚后“分黔中郡為長沙郡?!鼻厥蓟识辏ü?21),置湘縣,以湘水為名。長沙自此列入中原政權(quán)的行政區(qū)劃,成為秦朝一級行政區(qū)劃單位,郡治湘縣。
長沙郡是以今長沙為中心,北起洞庭,南逾五嶺,東鄰鄱陽湖西岸和羅霄山脈,西接沅水流域。據(jù)明朝祟禎年間編《長沙府志》沿革所述,秦代長沙郡下設(shè)湘、羅、益陽、陰山、零陵、衡山、宋、桂陽等9縣。這是長沙最早的一批縣級行政區(qū)劃單位,其范圍包括今岳陽、長沙、湘潭、株洲、益陽、衡陽、邵陽、婁底、郴州、永州等10個地市,以及鄂南、贛西北和廣東連縣、廣西全州等地,面積幾乎相當(dāng)于今天整個湖南省。其中,湘縣即今長沙、望城、寧鄉(xiāng)、瀏陽4縣市區(qū)(望、寧、瀏均為之后陸續(xù)析出),湘縣故城即在楚國城邑的基礎(chǔ)上改、擴建,為長沙郡治所,是郡守駐節(jié)之處,也是長沙郡的政治軍事中心。
秦代長沙在政治、軍事上的地位遠(yuǎn)比前期更為重要。秦始皇晚年,令尉屠睢率 50萬大軍伐越人、戍五嶺,發(fā)動征服南越的大規(guī)模戰(zhàn)爭,長沙既是前沿陣地,又是糧草等后勤基地,郡內(nèi)修筑了通往南越的“新道”“馳道”,而今在永州、郴州猶有遺跡可尋。
《史記·秦始皇本紀(jì)》記載,公元前219年,“千古第一帝”秦始皇巡行天下,曾到過長沙郡。是日,秦始皇從南郡“渡江,至湘山祠”。湘山,即今岳陽君山,那時還處于煙波浩渺的洞庭湖之中,山上蔥蘢青翠,祭祀湘君的湘山祠臨湖而立。秦始皇欲渡湖登山,陡然,湖面大風(fēng)驟起,波浪滔天,“幾不得渡”。旋問隨行博士:“湘君何神?”博士答:是堯的女兒、舜的妻子,葬于此。“威震四?!钡那厥蓟仕坪踹€沒有遇到過若此窘境,勃然大怒,遂下令派刑徒3000人將湘山樹木砍伐殆盡,爾后,匆匆結(jié)束巡行,返駕回都。
日月彌遠(yuǎn),又因秦朝命途短促,二世即亡,秦朝長沙郡的歷史大多已湮沒無聞。今天只能依據(jù)秦朝郡縣制度,為長沙郡描繪出粗淡輪廓。秦代長沙郡為地方一級行政區(qū)劃,其最高行政長官為郡守,設(shè)有郡尉管軍事,監(jiān)御史掌監(jiān)察??は赂骺h,行政長官為縣令(萬戶以下的縣稱縣長)??h下設(shè)鄉(xiāng)、亭、里等基層行政單位,有三老、亭長、里正等職,以稟承郡縣命令,實施對基層之統(tǒng)治??梢?,秦代長沙郡已有了一整套上承中央,下達(dá)到縣,以至基層之層層相轄的系統(tǒng)性軍政機構(gòu)。
似是一夜之間,變幻了時空。秦朝滅亡,漢朝建立。
劉邦稱帝,封開國功臣吳芮為長沙王,就地將秦朝長沙郡改建為長沙國,并將國都湘縣改為臨湘,《水經(jīng)注·湘水》云,湘水“右經(jīng)臨湘縣故城西??h治湘水濱,臨川側(cè),故即名焉”。
長沙國的建立,標(biāo)志著長沙歷史上第一個諸侯王國的誕辰。長沙國從公元前202年吳芮始封至公元7年廢除,共存200多年,先后分為“吳氏長沙國”和“劉氏長沙國”兩個時期。其中,吳氏長沙國自吳芮始封,到公元前156年其五世孫吳著死,因無子被撤除,共傳5代,歷時46年;“劉氏長沙國”從劉發(fā)始封到西漢王朝滅亡劉舜被廢,共傳7代8王,歷時164年。劉氏長沙國之機,正值西漢王朝大刀闊斧地削藩,長沙國轄地大為縮減,前后析出桂陽郡和零陵郡,僅有臨湘、羅、下雋、益陽、連道、湘南、安成、丞陽、茶陵、攸、昭陵等13縣。
后元二年(公元前142年),劉發(fā)回長安向景帝祝壽,舞蹈時,只是“張袖小舉手”。景帝覺得奇怪,遂過問其事。劉發(fā)回答:“臣國小地狹,不足回旋。”于是,景帝將武陵郡、零陵郡和桂陽郡三地劃與長沙國管轄,長沙再次成為威懾和抗擊南越的前方重鎮(zhèn)。
“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萬里長征人未還。”楚、秦、漢以來,長沙作為前哨,征服和扼制南越的戰(zhàn)事從來未曾間歇,自始至終都是秦漢之明月和秦漢之關(guān)。戰(zhàn)旗獵獵,號角長鳴,萬馬奔騰,振武磅礴……源源不斷的大軍從長沙向南開去。今天,雖然戰(zhàn)馬嘶鳴、刀光劍影早已消弭在歷史的煙波里,但還是能從荒寂的黃塵古道上蔓生的荊榛間,找尋到那時戰(zhàn)事的頻仍、壯烈,金戈閃閃,戰(zhàn)鼓震天,仿佛那股勇毅、浩然之氣,依然在長沙這片大地上縱橫馳騁……
如此,就不難理解漢末王莽篡位時將長沙國改名“填蠻郡”(一說“鎮(zhèn)蠻郡”),臨湘縣改名“撫睦”縣了。“填蠻”或“鎮(zhèn)蠻”,當(dāng)為阻塞或鎮(zhèn)守南越蠻向北之意,撫睦即為安撫和親。既狠狠痛擊又柔撫和睦,這是漢朝一貫對待外侮和蠻族的路數(shù),王莽長沙改名即便有些任性癲狂,仍是不無深意。
魏晉南北朝時期,為長沙郡郡治、湘州州治。隋前期撤郡,改長沙為潭州總管府,后期又改州為長沙郡。隋開皇九年(589年),改臨湘縣為長沙縣,即為長沙名縣之始,且不管如何變化,長沙縣名不曾更易。唐朝時延續(xù)了潭州之名,設(shè)潭州府,長沙郡至此退出歷史舞臺。
/ 肆/
隋朝將長沙改為潭州,并非向壁虛構(gòu),憑空臆測。
開皇九年,隋將韓擒虎攻入建康城(今南京),陳朝滅亡。此刻,唯有嶺南地區(qū)受冼夫人保境據(jù)守,拒絕歸順?biāo)宄?。隋文帝楊堅從南北朝時期效法周朝的北周起家,577年,北周武帝滅北齊,統(tǒng)一北方。581年,楊堅受禪代周稱帝,改國號為隋,北周亡。隋朝翹企拿下嶺南,在給扼守嶺南要地長沙命名時,或許想起了周昭王。西周中期,“荊蠻”時有反叛。據(jù)《竹書紀(jì)年》記載,周昭王曾三次南征,均遭到“荊蠻”的強烈反制,及至“南巡不返”“卒于江上”。周昭王“南巡”遠(yuǎn)至長沙,今長沙與湘潭之間東臨湘江聳立的昭山因此得名。昭山之下的湘江潭深湍急,名曰“昭潭”,即周昭王卒亡之處?!对涂たh圖志》云,潭州“取昭潭為名”。
開皇十年(590年),隋派使臣韋洸等人撫慰嶺南,冼夫人率眾迎接韋洸,嶺南諸州悉數(shù)歸隋,至此,天下一統(tǒng),長沙不再成為自楚以來攻打和抵遏嶺南的“邊關(guān)”。
唐時,長沙窯成為釉下彩的發(fā)源地,陶瓷興盛一時。五代十國時期,長沙為南楚國都,這是湖南這片大地上,唯一一個以長沙為都城建立起來的封建王國。宋朝延續(xù)了前朝地名,長沙為潭州治所。北宋開寶九年(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創(chuàng)立岳麓書院,將長沙的文化和教育推向歷史鼎盛時期。元朝1274年時改為潭州路,湖廣行省治所。1281年依然為潭州路,湖南道宣慰司治所,仍舊隸屬湖廣行省。
然而,即使隋、唐、宋、元期間長沙被稱為潭州,但潭州和長沙兩名時?;煊?,特別是在一些詩文中,長沙兩字出現(xiàn)的頻次遠(yuǎn)高于潭州。李白有詩云:“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庇衷疲骸叭章溟L沙秋色遠(yuǎn),不知何處吊湘君?!倍鸥ζ撮L沙,詩云:“著處繁花務(wù)是日,長沙千人萬人出?!表n愈游歷長沙,詩曰:“長沙入楚深,洞庭值秋晚?!辈輹袢藨阉亍蹲詳⑻烽_篇就云:“懷素家長沙?!?br> 元朝早期長沙稱潭州,可到了1329年4月,怎么忽然改為“天臨”了?潭州改“天臨”,是文宗皇帝圖帖睦爾親自下詔所改,這里面還隱藏了一個故事。1320年夏,因權(quán)臣傾軋,元武宗次子圖帖睦爾被流放到偏遠(yuǎn)的海南。1323年,流寓海南瓊州(今海口)的圖帖睦爾幸甚被召,于是,日夜兼程,涉風(fēng)濤,越五嶺,一路北上?!斑€至潭州,復(fù)命止之。居數(shù)月,乃還京師”。
圖帖睦爾到底在長沙滯留了多長時間?沒有具體記載,只知是“數(shù)月”。潭州市井繁華,圖帖睦爾居長沙期間雖然精神上郁郁寡歡,但物質(zhì)生活還算滋潤。長沙百姓對圖帖睦爾這位未來的皇帝也算客氣,不曾刻意去刁難他??梢哉f,長沙給圖帖睦爾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印象。1328年,圖帖睦爾登上帝位,是為元文宗,遂頒布詔書,將潭州改為天臨。天臨,即天子臨幸之意矣。這是長沙有史以來,第一次遇皇帝親自改名,“天臨”存世時間雖然不長,卻給具有3000多年歷史的長沙帶來了非常有趣的故事。一座城市,就像一本書,若是沒有幾個動人的故事,誰能讀得下去?當(dāng)然,長沙這本厚厚的書里故事還有很多很多,且在不斷地演繹、增添新的故事。
到底是什么使元文宗對長沙具有這般好感?可惜,找不到這方面的文字記錄。據(jù)《馬可波羅游記》記載,其時,潭州是沿長江一帶的新興商業(yè)大城市之一。元代詩人陳孚在其詠潭州的詩中描寫道:“百萬人家簇綺羅,叢祠無數(shù)舞婆娑。”
朱元璋滅元,明朝長沙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帶有前朝皇帝蒞臨之意的天臨路改為潭州府。1372年,又改為長沙府,并在長沙設(shè)立藩國曰長沙國,從此,潭州一名不再。同時,長沙府固定下來,直到1913年廢除,但長沙之名沿依到今,不曾變更。1933年,長沙縣、市分治,設(shè)長沙市,為湖南省省會城市。
每每向人介紹長沙,我都會帶幾分自豪地說:“長沙歷經(jīng)3000年城名、城址不變?!毕耖L沙這樣,城名、城址從春秋戰(zhàn)國一直循沿至今,這在全國異常罕見。
冬日陽光溫暖,我隨人流在長沙沿江風(fēng)光帶漫步。道旁幾樹臘梅沖寒而開,花朵繁密、妖嬈,花香馥郁,香遠(yuǎn)益清,宛似在散播著春的芬芳,撩人,襲人。因有湘江長沙綜合樞紐,水位抬升,哪怕就是冬季,湘江依是“江澄如練、水天一色”,只是,江邊再也見不到“白沙如霜雪”了,心中不覺閃過一抹悵惋。好在長沙城市建設(shè)日新月異,湘江兩岸夢幻般的明麗風(fēng)光莫不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
美國作家斯諾在其《西行漫記》里,稱湘江為“中國南方一條絕美的河流”。是的,長沙人當(dāng)要感謝這條穿城而過的“絕美的河流”,正是湘江,長沙得名長沙!正是湘江之水,長沙人得以樸然、達(dá)然、剛毅、精進(jìn),“心憂天下,敢為人先”!
長沙,長沙,可親可愛。
摘自《長沙晚報》
責(zé)編:羅嘉凌
一審:羅嘉凌
二審:蘇露鋒
三審:黃柏禹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