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陽大村甸鎮(zhèn):農業(yè)專家“開良方” 鄉(xiāng)村振興有勁頭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2023-05-12 08:50:06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5月12日訊(通訊員 陶冶)“小丘改大丘,種植水稻的面積在3-5畝是最好的,水肥都比較好管理?!?月10日,湖南省農業(yè)農村廳農墾處的專家團隊來到祁陽市大村甸鎮(zhèn)凼橋村,全面細致了解村里高標準農田建設情況,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把脈問診”,現(xiàn)場開具“良方”。

坐落在湘江邊上的凼橋村是典型的山林丘陵地帶,這里的田塊分散、高低坡度大,不適合機械化操作,只有部分農戶零散種植水稻、蔬菜,收益一直得不到提升。種糧不賺錢,流轉沒人要,鎮(zhèn)村干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成為扭轉這一局面的重要舉措,此次省農業(yè)農村廳的專家團隊針對高標準農田建設中將會遇到的機耕道修建、電排建設、土地征用等問題進行一一解答,并提出了可行性建議。“有了專家的指導,我們的思路厘清了,辦法多了,信心也更足了?!臂蕵虼宕逯S忠誠說,零散分布的低產(chǎn)田變成連片的大田,種田效率提高了,稻田流轉率也將得到相應提高。

近年來,大村甸鎮(zhèn)黨委政府上下一心、攻堅克難,積極探索適合丘陵山區(qū)鄉(xiāng)村振興新路徑,凼橋村先后建成艾草種植基地80余畝,引進移民資金投資建成油茶基地1000余畝,前期每年分紅達5萬元。

短短幾年,凼橋村從一個產(chǎn)業(yè)單一、基礎設施落后、村民收入不高的小山村變成了省級鄉(xiāng)村振興示范村。如今,產(chǎn)業(yè)興了,村民富了,山村活了,鄉(xiāng)親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人均收入2萬余元,村集體收入達到10萬元。

責編:吳方明

一審:吳方明

二審:李禮壹

三審:唐善理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版權作品,未經(jīng)授權嚴禁轉載。湖湘情懷,黨媒立場,登錄華聲在線官網(wǎng)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轉載須注明來源、原標題、著作者名,不得變更核心內容。

我要問